跟隨橋蕤追到這里的士兵基本都是他的私人部曲,這幫人曾非常好奇,為什么被呂昭襲擊過的士兵會在提起她的名字時,本來木然的眼神中瞬間流露出那樣驚懼的神色。
現在他們終于知道了。
知道同袍們在懼怕什么。
知道呂昭怎么敢獨自留下。
甚至還體會到了一點點董卓臨死前的心情。
可惜已經晚了。
呂昭舞動沉重的槍,就如同捻一片輕飄飄的葉子,手揮到哪兒,槍尖就指向哪個方向。又干掉了一批士兵,成功將橋蕤和他的人趕至最佳地點后,她控馬朝后面退了退,干脆決斷地下令“放箭”
夜黑風高,即使有火把照明,普通人眼的可見范圍和視網膜捕捉畫面的清晰度依然感人,弓箭手射箭的準頭不會太高或者說基本沒有。
但是沒關系,谷地中只有被困的袁軍和呂昭,呂昭是不可能中箭的,因此并州軍可以放心大膽地射,隨便射,萬箭齊射。
神經信號終于走完了漫長的反射弧,恐懼由內而外將橋蕤全部徹底填滿,他呆呆地停在原地,眼睜睜看著燃燒的箭簇如颯沓流星,拖著長長的光尾,在天空劃出漂亮的弧線,而后齊刷刷墜落。
思想已經不受控制了,什么古怪的念頭都冒了出來,他竟然會覺得這一幕真是太美了,美得令人目眩神迷。
瀙水某段拐彎的區域內,生長著一片茂盛的蘆葦蕩。
夜風吹過,高大的而輕盈的枝干隨風搖曳,頂端蓬松的穗花互相摩擦,發出輕柔的沙沙聲。
張遼帶領百名精銳,乘坐小船安靜地埋伏在蘆葦蕩中,耐心等待目標出現。
其余士兵則隱藏在附近的山丘上。
普通百姓只能看到袁術的兵力數倍于他們,來勢洶洶,情況萬分兇險。
腦子稍微靈活一些的決策者則能想到更深一層兵馬多,意味著糧食消耗量大。
除非守城,糧倉基本不會設置在營寨內,一來不利于軍隊轉移,一來若遇到敵軍襲營,一鍋端了怎么辦
因此前線一般只保留大約五到十天的口糧,大部分糧草都被存放在安全的地方,由后勤部隊定期運送。
舞陰城外的袁軍安營扎寨快有十天了,下一批糧草應該已經在運輸的路上了。
呂昭綜合對比了斥候們四處搜集的情報和孫堅送出的消息,確定了袁軍屯糧的具體位置及情況距離前線約三十里,鎮守的士兵約一萬人,剩下的全是被臨時征發的本地農夫。
她認真思考很久,拿出了兩個方案。
一是直接襲擊糧倉,焚燒糧草,逼迫袁術撤軍;場,他就會變得異常兇殘,每次打仗都展現出一副不要命的架勢,就連呂布都念叨過他好幾次,讓他別那么猛,緩緩,有點嚇人了。
最可怕的是張遼雖然拼命,但并不上頭,他似乎能永遠保持著冷靜,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理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