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昭沒問郭嘉怎么會知道這種玩具深受小孩子歡迎,她的注意力都在張遼身上,望著他似笑非笑。
張遼以手擋住唇,神色不自然地咳嗽一下,低聲解釋道“興許是掛在墻上,被其他人瞧見了”
忽悠,接著忽悠
呂昭心想你看看我信不信你,軍中又不是人來人往的菜市場,尤其是你的營帳,乃機密重地,門口守衛重重,每天能隨意進出的人屈指可數,去了也是匯報工作,是誰敢摸魚摸得如此光明正大,恰好看到掛在墻上的滾燈,湊過去研究一下構造,回家后心靈手巧地制作出一個差不多的復制品,隨后推廣到全城,風靡大街小巷
她到不懷疑滾燈能傳播開來。目前能被普通百姓們消費得起的娛樂產品種類還是太稀少了,滾燈成本低又有趣,家長們拿來哄孩子再合適不過,碰上契機就很容易流行。
她只懷疑張遼到底帶著滾燈去哪兒走了一趟,被某個腦子靈活的人看見,想到了賺錢的新方式。
而且只是個竹燈而已,你不會一直保留到現在了吧
想到這里,她的心念微微一動,再次望向張遼時,目光中便帶了一點隱秘的打量。
張遼可能還在思考該怎么編,眼神飄忽不定,不太敢跟呂昭對視。
“關于月燈,還有個故事,”郭嘉還沒說完,他已經從月燈的外表和功能介紹到了內在的含義,“據說這本是由白鹿幻化而成的仙子采集月光制成的仙燈”
小孩子們已經完全不害怕了,他們把郭嘉團團圍住,仰著小腦袋興奮地聽故事,宛如一朵朵追逐太陽的向日葵。
其實孩子們早就知道這個故事,還知道許多個變種版本,但郭嘉實在是太有說書的天賦,講起故事來聲情并茂,非常吸引人,他們很樂意再聽聽。
呂昭“”
張遼“”
什么亂七八糟的,越來越離譜了
“女郎”張遼低下頭,神色略顯局促。
“聽聽唄,我還挺好奇的。”呂昭斜了張遼一眼,“你怕什么”
“沒什么。”沉默片刻,張遼很輕地嘆了口氣,似乎放棄了,但他還是補充了一句,“不是我說的。”
“我懂。”呂昭慢條斯理地點頭,“商家為了把產品推廣出去,總會加點噱頭。”
以張遼的性格和想象力,肯定想不出這些充滿浪漫色彩的幻想故事。
故事并不長,郭嘉很快講完了,大致內容如下
森林中生活著一只充滿智慧的白鹿,某天不小心踩中捕獸夾,危急關頭被路過的農民所救,放歸大自然。度過劫難后,白鹿幻化為人形,前來找農民報恩。當時正值深夜,農民借著月光艱難地修補衣服,面對白鹿的詢問,他揉了揉酸疼的眼睛,回復了一個樸實的答案“如果能有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就好了。”
白鹿滿足了農民的愿望,摘下一縷純凈的月光,放入竹子編織的空心球中,把燈送給農民。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結束了。
這個版本的故事平平淡淡,沒什么太大的起伏波折,既不狗血也不虐戀,在呂昭看來毫無新鮮感刺激感。
小孩子們也不太滿意,大家一五一十地控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