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白鹿仙子送給農民好多財寶的那個結局”
“我喜歡他們共結連理幸福美滿生活在一起的那個結局”
“我聽到的是農民貪圖白鹿仙子的能力,把她的羽衣藏起來,不讓她化為原型回歸山林,一直強迫她錢財。”
呂昭之前都能保持微笑,直到聽了最后一個版本,嘴角控制不住地抽搐了一下,心想誰這么缺德,給小孩子聽這種可怕的內容。但她轉念一想,感覺這個版本挺現實的,如果孩子們能由此認識到社會的險惡,提高警惕,產生自我保護意識,也算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所以到底是怎樣的”呂昭的眼睛注視著被小孩子們團團圍住、強烈要求“再講一個”的郭嘉,同時壓低聲音向張遼詢問。
“就,很普通”張遼又嘆了口氣,“我也是猜的,不確定很久之前的事了,我提著滾燈回家,路上救了一個跌進坑里崴了腳的人。他見滾燈精巧,很是喜愛,詢問我在哪里買的,想買一盞送給孩子,我說是旁人送的,他又問能不能借他看看,我只讓他看了,沒有上手”
“所以你是那個白鹿仙子。”呂昭恍然大悟。
“女郎”張遼難得在對呂昭講話時略微提高了聲音,臉也一下子漲得通紅十有八九是氣的,誰讓呂昭的關注重點是如此奇怪呢。
動靜稍微有點大,郭嘉和蔡琰不約而同地看過來,兩人的眼里都盛著淡淡的笑意。
呂昭鎮定自若,張遼則恨不得在地上找條縫鉆進去算了,可惜沒有能容得下他的,最后他只得垂下頭,不去看別人,好像這樣就能掩蓋些什么。
“我會把那個胡編亂造之人揪出來的。”張遼悶聲道。
“不要這么嚴肅啦,”呂昭笑著搖搖頭,“只是個普通人,腦子靈活一點,趁機賺點小錢罷了。生活不易,隨他去吧。”
滾燈又不是呂昭的原創,而是她從古詩詞中了解到的一種民間藝術,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如今能在異世傳播開來,為人們所熟知和喜愛,正是她喜聞樂見的好事,值得大力推廣,哪能去遏制和阻止呢
張遼的嘴唇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說什么,但并沒有說出口,他垂下眼眸,斂去眼中涌動的情緒。
可那是你送給我的月亮
算了,是我的錯,本該小心珍藏,又忍不住捧在手里,向所有人炫耀
呂昭的目光掃過張遼看似平靜的臉,端詳片刻,忽然說道“這些坊間流傳的故事,應該不會全都出自最初的那位商人之口。”
商賈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最不缺乏的就是眼力勁兒,張遼那通身的氣質一看就是他惹不起的人,他敢蹭著張遼發財,卻未必敢抹黑他。
故事最初的版本就是郭嘉講述的那個平平無奇版,由此可見商人十分克制。但隨著人們的口口相傳,情節肯定會一點點變化,這些變化累積起來,最終必定有徹底面目全非的那天。
就好像玩傳話游戲,最終結果都會很離譜一樣。
“你要是不喜歡現在的故事,也可以自己編一個版本傳播出去嘛。”呂昭拍了拍張遼的肩膀,笑得意味深長,“比如大年三十的夜晚,賣火石的農民一單生意都沒做成,又冷又餓的他掏出火石敲打,從迸發的光芒中看到了溫暖的火堆。但幻覺很快消失了,他對著月亮祈求,希望能有好心的仙人來救救他,林中的白鹿仙子聽到呼喚,踏著月色降臨”
張遼聽了一會兒,實在沒忍住,詢問道“為什么農民要賣火石為什么他不用火石點燃柴火取暖”
胡編亂造了一半的呂昭被打斷,盯著張遼那張認真的臉看了片刻,“噗哧”一聲笑出來。
她豎起手指,隔空點了點他的肩膀,回答“因為他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