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完戰報后,郭嘉道“漢中既定,女郎需盡快調遣人手,前往經營治理。”
郭奉孝正經起來的時候,提出的意見都能切中肯綮。
張魯以宗教治郡,他的威信跟天師道在百姓心中的神圣程度是綁定的。劉瑁一番折騰,雖自損八百,但確實達成了殺敵一千的目的,成功將無法治愈瘟疫的天師道拉下了神壇,使其在漢中、乃至整個益州的根基徹底崩塌。
此種情況下,即使呂布不在乎張魯的忠誠度,放心大膽地任用他繼續管轄漢中,他也難以服眾。
目前負責鎮守漢中的人是高順,高順統軍嚴格,卻不善內政,穩定治安還行,讓他勸課農桑就太為難他了。
但必須得有人承擔起安撫百姓、使民休養生息的責任,把這塊夾在秦嶺和大巴山脈之間的土地重新治理起來。
呂昭口袋里的棟梁其實挺多的,身經百戰的將軍和運籌帷幄的謀士們全都拉出來,能開七八桌麻將。她之所以總覺得人手不夠用,是因為擅長治理內政的人才少。
荀彧坐鎮南陽,保證整個集團的大后方一直是穩定狀態;
陳群和王粲在汝南跟本地橫豪的士族們互相拉扯,努力維持雙方的和平;
徐庶雖為謀士,但兼職了內政,跟隨孫堅征戰潁川,孫堅打下哪兒,他就治理哪兒;
諸葛亮這位確實厲害,堪稱漢末乃至整個華夏歷史上罕見的神級ceo,有他兜底,別說諸侯混戰,就算攻打羅馬,呂昭也敢放心地往西撒歡狂奔。
然而大佬今年才十二歲,還是跟著荀爽快樂讀書、幸福游玩的年紀,呂昭再喪心病狂,也不能強迫童工上崗啊
呂昭把手里的寶貝們數了一邊又一遍,可惜不管怎么數,都不會多出幾個
等等,我好像真的忘掉了一個人她眼睛一亮,抬手拍拍腦門,記起了在宛城兼任縣令一職的蔡琰。
南陽的治所本在宛城,因為襄陽的地理位置過于重要,呂昭才把荀彧和太守府一起放在襄陽,一來保證前往漢中的道路暢通無阻,二來時刻監視劉表的一舉一動,防止他哪天突然發難捅刀子。
留蔡琰在宛城,則是為了防備司隸和豫州方面。
如今呂昭已拿下半個潁川和汝南,地盤分割線往前推了一大截,宛城的位置從臨近邊界變成了位于腹地,蔡琰的職責也該跟著變動一下了。
“調元直去漢中,潁川的事務交由昭姬”呂昭在這里微妙地停頓了一瞬,緊接著繼續道,“我先給她寫封信,問問她的意見。”
蔡琰先守葉縣,又治宛城,每一項任務都完成得非常出色,能力毋庸置疑,派她去治理潁川,再合適不過。
兗豫二州坐落在平原上,放眼望去一片坦途,只要開戰基本就是避無可避的正面沖突,雙方比拼的是不參雜任何水分的絕對實力,再加上河對岸的潛在敵人是曹操,難度又升了幾顆星,因此鎮守此地的軍隊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否則一旦戰局陷入不利,后方的汝南和南陽就危險了。
孫堅雖然不擅長把握大局折騰好幾年竟然沒占下一塊根據地,但打仗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從長沙起兵一路打到洛陽,嚇得董卓試圖與其聯姻化解危機,堪稱討董聯軍最后的臉面,留他駐扎在潁川威懾曹操,必定效果拔群作為關東聯軍之一,曹老板深知孫堅的厲害。
這倆人分開看,誰都很合適,可放在一起,有些問題就出現了。
孫堅身經百戰,官至破虜將軍,未必會愿意聽蔡琰這位年輕女子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