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郎君心里莫名“咯噔”一下,直覺不太好。他不應該順著郭嘉的話往下說,但既然郭嘉都提起來了,斷不會讓他胡亂混過去。
“大公子醉心政務,案牘勞形,已許久未曾體會過絲竹之樂了,我等跟隨大公子,亦是如此。”不知道袁譚給了多少好處,郭小郎君真是三句話不離他的名字,總能變著法兒的帶出來,試圖刷刷印象分,“敢問叔父指的是”
“據說秋嘗祭祖時,袁公追憶往昔,想到冤死在董賊手中的親人,悲痛不已”
郭小郎君驚疑不定,還沒明白郭嘉是什么意思。
呂昭卻瞬間懂了,也知道郭嘉被打斷的那個“一則有趣的傳言”是什么了。
即使袁譚是敵人,她也忍不住憐愛了對方一秒鐘,有這么個冤種爹,人生真是太艱難了啊
袁紹的親生父親袁逢在靈帝朝時歷任太仆卿、司空、執金吾,死后被追為宣父侯,榮耀顯赫。
而袁逢這一脈本來確定的繼承人既不是袁紹,也不是袁術,是他們的大哥袁基,這位溫文爾雅、豐神俊朗的嫡長子在父親過世后襲安國亭侯,入朝當官,就是九卿之一的太仆,如果沒意外,將來帶領袁氏一族走上巔峰的人就是他了。
但意外還是來臨了,逃出京城的袁紹和袁術相繼在關東起兵征討董卓,董卓與袁氏翻臉,將留在京城的袁隗、袁基等袁氏族人統統誅殺,一個不留。
呂昭甚至有點懷疑袁紹和袁術是不是故意的有這么一位驚才絕艷的大哥壓在頭頂,他倆將來能調動的資源、撈到的好處和獲得的成就,肯定遠遠比不上現在。
袁術好歹是嫡子,袁紹就更慘了,他母親身份低微,只是個婢女,這使得他一直飽受爭議,后來被親生父親過繼給伯父,繼承了伯父袁成那一脈,身份從庶子變為嫡子,這才顯赫了起來。但仍然總被袁術以“小妾之子”的名號侮辱翻舊賬,倆人小時候沒少因此干仗,長大了干得更加激烈。
按理說袁紹的經歷會讓他在對待親子關系上更加謹慎,但他并沒有,他終究變成了他最討厭的樣子十分喜愛三子袁尚,喜愛到想立他為繼承人,沮授多次勸誡都不好使,為了給最愛的兒子鋪平道路,他先把大兒子袁譚派去青州打田楷劉備,又把沒什么存在感的一兒子袁熙派去幽州打公孫瓚,再把外甥高干派去并州與諸胡和黑山賊周旋,只留下小兒子袁尚在身邊悉心培養。
這還不夠,可能是親爹的操作給了袁紹靈感,他又想出來一個堪稱天才的方法,那就是把大兒子過繼給他倒霉早死的嫡親兄長袁基。
袁尚繼位的最大障礙就是袁譚,直接從根源掐斷袁譚成為繼承人的可能性,剩下袁熙毫無威脅力,袁尚就穩了
袁紹可能感覺自己這招還挺精彩的,但他沒想過袁譚愿不愿意。
或許袁譚的意愿從來都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誰讓他更偏愛小兒子呢
被愛的是塊寶,被忽略的不如草。
“袁公實在不忍兄長一脈斷絕啊。”郭嘉沒把話說得太明白,但點到這份上已經足夠了,郭小郎君顯然反應過來了,眼神中的驚恐都掩飾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