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睡覺就不會做夢,就不存在夢境。
小皇帝剛剛親政,大權仍然牢牢握在王允手里,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務有限,基本不會出現熬夜加班的情況。
呂昭打算找諸葛亮問問小皇帝這段時間有沒有來上網課,她剛轉過身,就聽見匆忙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淡雅清香隨之浮動,荀彧穿過花叢,迎面而來。
看到呂昭,荀彧似乎松了口氣,但臉色仍是前所未有的嚴肅,他行了一禮,沒像往常似的先說一堆禮貌的問候語,而是開門見山,直切主題“君侯,出事了。”
還是來了。
醞釀了整晚的不安在此刻得到肯定,呂昭眨了眨眼睛,正色道“講。”
荀彧“皇甫將軍病逝,王司徒秘不發喪,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李傕郭汜得知后,以清君側、誅王允的名義出兵,攻下了長安。”
呂昭“”
這是醞釀了多久啊平時不聲不響,一上來就給我整個大的,可真行。
時間回到不久前。
在豐壤buff覆蓋不到的司隸地區,小冰河期的混亂氣候再次發威,大雨斷斷續續下了半個月。
上到大司農,下到普通佃戶,人人因為這場雨愁眉苦臉,大伙兒日日祈禱,將沾點邊的神明統統拜了個遍甚至呂昭都有幸被提了一嘴盼望著雨趕緊停,好快點下地種莊稼。
可惜天不隨人愿,雨越下越密,完全沒有就此打住的意思。
農業乃國之重事,誤了農時,導致來年糧食收成不好,出現饑荒,好不容易穩定點的社稷又要動蕩,漢廷這輛叮咣作響的破馬車實在是經不起接二連三的波折了,再這么下去,說不定哪天它在路上開著開著,突然就散架了。
但小皇帝暫時沒有多余的精力顧得上這些,因為比起遙遠的、可能在未來才會爆發的糧食危機,眼下還有一個更麻煩的問題亟待解決。
夜色濃郁,雨聲綿綿,一輛低調的馬車自未央宮的方向駛來,停在將軍府門外。
接到消息的王允和皇甫酈匆忙趕來,確認來客真是小皇帝后,二人趕忙行禮。
皇甫酈露出感激的神色,心想叔父若泉下有知,見陛下親自來送他最后一程,想必也會覺得不枉此生了。
王允則除了動容,還有擔憂。
董卓之亂后,逆賊四起,擁兵自重,虎視眈眈,威脅漢廷的統治地位。值此風雨飄搖之際,是王允和皇甫嵩站了出來,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努力穩住了局面。
與事必躬親的王允相比,皇甫嵩的存在感弱了許多,但他至關重要,正因為忌憚他的威名,西涼的諸位軍閥才會老老實實止步關外,不敢輕易越線;正因為畏懼他的聲望,李傕郭汜才愿意約束手下,安安穩穩地在虎牢關屯兵,如果沒有皇甫嵩坐鎮京畿,那幫如狼似虎的西涼人才不會把朝廷放在眼里,畢竟董卓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漢室的衰落,告訴所有蠢蠢欲動的世人是時候改天換地了。
皇甫嵩成了漢室的定海神針,好處是只要他還活著,就沒人敢光明正大地搞事;壞處是一旦他不在了,之前被他的名望壓下去、但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的矛盾會瞬間爆發,使局面倒向對漢室不利的方向。
其實去年皇甫嵩的身體就不太好了,小皇帝對此高度重視,把有能力的醫官都派過去,還搜集了許多珍貴藥材,流水似的源源不斷往將軍府送,最后甚至連呂昭給王允寄的“保健品”都用上了,使盡渾身解數,才將皇甫嵩的命吊到了現在。
但人力終究有限,只能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