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在某個陰雨綿綿的半夜咽下了最后一口氣,在他走后,府中沒傳出半點哭聲,一切事物照常,仿佛此間的主人仍然在按部就班地生活著。
秘不發喪,是皇甫嵩本人的意愿,得到了王允的贊同,小皇帝的默許。
死亡是瞞不住的,尤其是當朝位高權重的車騎將軍之死。但能隱瞞一時也好,至少讓王允找到接替皇甫嵩的人。
思來想去,滿朝文武只剩下朱儁合適了,于是在皇甫嵩逝世的當天夜里,可靠的使者攜帶著王允簽署的調令秘密出發,前往中牟縣請朱儁入長安。
朱儁還沒到,長安城內已經有議論隱隱傳開了,今日朝會結束后,任太尉職的馬日磾找到王允,旁敲側擊打探一番,被王允笑著糊弄過去了,但再有下次,他不見得能糊弄住。
此刻的長安城就是一潭深不可測的池水,表面平靜,水下暗潮洶涌,異常危險。小皇帝待在宮里,王允都擔心有人膽大包天潛入宮中搞刺殺,更別提他深夜只乘一輛馬車冒雨前來將軍府吊唁了。
思來想去,王允覺得還是得勸諫一番。他接過內使手中的雨具,親自執傘,正色道“陛下”
“吾知道。”小皇帝微微抬手,朝下一壓,語氣溫和但不失堅定,“但皇甫將軍為國嘔心瀝血,去后也不得安寧,受了天大的委屈,吾必須來送他一程。”
皇甫酈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流著眼淚,恭敬地將小皇帝請入內室。
祭奠完逝者,不用王允開口,皇甫酈親自駕車,將小皇帝安安穩穩地送回了未央宮。
不久后朱儁抵達長安,進宮面圣,聽了王允的解釋,他先是震驚悲痛,緊接著意識到不對,臉色驟變。
“司徒不該召我進京”朱儁用力一拍大腿,懊惱道,“只怕李傕與郭汜得知消息,會按捺不住,生出歹心啊”
王允剛想請朱儁放心,他自覺保密工作做的挺好的,就見內使匆忙趕來,滿臉驚慌,結結巴巴地通報了李傕郭汜率兵像長安而來的消息,而他二人打出的名號則是“清君側,誅王允”。
王允聞言,又怒又驚。
怒的是他為了維護漢室的安穩,竭盡全力,鞠躬盡瘁,其他人不理解也就算了,竟然將他跟董卓之流劃等號,誹謗他獨攬大權,架空天子。
雖然他確實獨攬了大權,可是并沒有架空天子的意圖啊
驚的是朱儁前腳剛走,李傕郭汜后腳就起兵,速度如此之快,說明提前做好了準備,皇甫嵩病重的消息十有八九被泄露了。
王允心中冒出了各種念頭,腦袋嗡嗡作響,他努力維持著理智,正欲向小皇帝請罪,卻見小皇帝眉頭一皺,抬手狠狠拍打桌案,怒道“簡直荒唐司徒乃朕之股肱,怎容賊子隨意詆毀”
小皇帝的表態令王允非常感動,激動的情緒得到了有效安撫。
事到如今,生氣也沒用,李傕郭汜都造反了,朝廷只能還擊。正好朱儁在,小皇帝當即將他升為車騎將軍,統領京師全部兵馬,負責討伐叛軍。至于王允,除了安撫群臣外,還得負責找出泄密的那個人,對方藏在暗處,一日沒被揪出來,長安就多一分危險,誰也說不準他接下來還會偷偷摸摸地干點什么。
朱儁打算親自出戰,但王允卻覺得他應該留在長安保護小皇帝,二人各執一詞,最終朱儁退了一步,聽取了王允的建議,先派出樊稠、張濟和徐榮前去招降李傕郭汜。
事實證明王司徒在軍事上確實沒什么天賦,后天也沒有勤勉學習加以彌補。
兩軍前鋒相遇,徐榮被圍困,拒不投降,最終戰死。但樊稠和張濟就不像徐榮那么壯烈了,倆人半點抵抗的意思都沒有,非常順滑地投降了。
朝廷勸降失敗,李傕郭汜的隊伍進一步壯大,向著長安浩浩蕩蕩而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