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漢室忠心,所以對崛起的四方諸侯都抱有警惕心,不會徹底地倒向任何一方。
雖然不少人仍然相信漢室有再次偉大的可能性,畢竟劉秀珠玉在前,再天降一位猛男也不是不可以,但人是矛盾的,桓靈一帝種種荒唐的言行猶在眼前,再加上如今戰火紛飛、民不聊生,許多在苦難中竭力掙扎的人們產生另外的想法,一點兒都不奇怪。
這些念頭大逆不道,第一次從腦子里跳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被嚇了一跳,慌忙告誡自己快快忘記,生怕被旁人看出來告發,扣上反賊的帽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觀念會逐漸動搖。
世上沒什么是永恒不變的。
炎黃伊始,維禹之功,天命玄鳥,鳳鳴岐山,東出崤函,斬蛇起義,新朝動蕩,西涼兵禍。
歷史的長河向前滾滾奔騰,流淌過無數歲月,煌煌四百年的炎漢,終有走到盡頭的那日。
在呂昭的計劃中,朝廷會像個吉祥物似的待在長安,等她解決掉所有敵人,一步步走到那個位置,接過那份所謂的天命。
當然她也有可能失敗,但不管是誰最終勝出,至少此刻的大家想法相差無幾。
漢失其鹿,有德者居之,可畢竟是從人家手里奪江山,還是得參考一下前人的經驗,走完一整套標準的禪讓流程,盡量平穩過度比較好。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呂昭不對長安動手,其他人忍不住了。
漫長的沉默后,呂昭嘆了口,緩緩道“看來那個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得到了答案。”
曹操的主力部隊既沒有在徐州邊境,也沒往青州和潁川派,到底去哪兒了
當然是卡著李傕郭汜離開后的時間點,繞道進入雒陽,偽裝出關東兵馬未有異動的假象,然后耐心等待。
李郭若成功攻下長安,曹操就堵死呂昭入關中的通道,阻止她營救天子,順便占領河南尹;
李郭若兵敗,曹操則可搶占先機,出兵剿滅叛賊,在小皇帝那兒搏一個積極勤王擁護漢室的好名頭,給自己添一份寶貴的政治籌碼。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曹操都不會虧。
這里面有兩個問題,一,誰報的信一,信報給了曹操還是袁紹
皇甫嵩病重,小皇帝和王允決定隱瞞下來,此事關系重大,王允定然會非常小心,他治家嚴謹是出了名的,當年跟董卓周旋時都沒走漏風聲,也就被八百個心眼的賈詡和帶餡的呂昭擺了一道,對付李傕郭汜綽綽有余。
按照逃出長安的楊修的說法,是劉范三兄弟將秘密泄露給李傕郭汜和馬騰韓遂的,長安城破則是曾屬于西涼軍的胡軫趁亂打開了城門。但別管是李郭還是馬韓,都不可能再把消息告知其他人了,說出去干什么又不是領導請客大家都來薅羊毛,圖個熱熱鬧鬧,這種基本等于造反的勾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人多了變數大,還會使將來瓜分到的利益減少。
楊修了解的情況只能追溯到西涼軍,想要跟曹操甚至袁紹扯上關系,這中間還差著一塊拼圖。
“段公還在華陰”一直安靜傾聽的賈詡忽然問。
荀彧在腦海中搜索了一下“段公”的資料,回答“他一直在華陰,沒有異動。”
段公指的是段煨,西涼系軍閥中明顯與其他人畫風不同的那位,他出身西北著名將門武威段氏,號稱“涼州三明”之一,擊破鮮卑、平定東西羌的太尉段颎是他的同族兄弟,段颎在西北的威懾力有多大,從賈詡的例子可見一斑賈詡早些年因病辭官歸家,路上被叛亂的氐人抓了,他謊稱自己是段颎的外孫,逃過一劫。
或許正是這種余威,令段煨不管是在董卓軍中,還是在董卓死后,都保持了一定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