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的效果是顯著的,曹操有底氣出兵占據河南尹,除了袁紹的暗中授意和資助,就是因為幾年的屯田為他迅速積累的大量糧食。
但這種剝削太過沉重了,曹操又沒有呂昭的各種增益buff,百姓們辛辛苦苦埋頭干上一整年,勞動成果還被收走了一半甚至更多,最終落在口袋里的糧食根本不夠全家吃的,還是得向官方借高利貸,利滾利,滾下去永遠都償還不清,永遠都被綁死在灑滿了他們勤勞的血汗、卻不屬于他們的土地上。
但對于那些從逃亡中活下來的百姓而言,這或許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至少他們有房子住,有飯吃,有人庇護,死了有人埋,而不是變成一具曝尸荒野的森森白骨。
子子孫孫都為一人干活,換個角度想就是子子孫孫都有活干。
很好了,已經很好了,他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這些東西士族是看不到的,或者說他們看到了卻不在乎,還覺得理所應當,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干著類似的事。
他們憤怒的,是曹操因此積累了大量的糧食,卻沒有分給他們。
新仇舊怨加在一處,兗州士族對曹操的不滿積累到了極限。
好消息是呂昭來了,她打下了山陽郡和任城國,趕走了支持曹操的勢力;
壞消息是呂昭來了,她得到了百姓們已經開墾好的、種上了苗苗只等收獲的大片大片肥沃的良田。
當然了,從一株嫩苗變成堆在糧倉里的糧食,中間存在大量繁重的勞動和繁瑣的工序,絕不只是眼睛一閉一睜那么簡單。但兗州豪強們無所謂,他們不會親自種田,體驗勞動的艱辛,只等著吃現成的就行了,沒說糧食是糧倉里長出來的就算有常識。
至此,這場宴會的目的終于清晰明了了。
吳資希望呂昭恪守規則,打完曹操就老實撤退,不要在他的地盤上搞什么零元購,也不要霸占他的地盤;
兗州豪強們希望呂昭能老老實實把曹操霸占的田產都吐出來,還給他們,為此他們愿意給她一些軍資。
而呂昭呂昭全都要。
“現在就要跟他們翻臉嗎”來之前,荀采有些憂慮地問。
她倒不是懷疑呂昭是否有收拾兗州士族的能力,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萬一惹急了這幫本地人,被他們拖在兗州,曹操那邊就能得到喘息的機會了。
“當然不,”呂昭回答,“我現在沒有多余的精力整治兗州,不如暫且退一步,讓他們自己互相折騰去吧。”
兗州的地,她一塊不占,統統交給兗州士族們自己去分配。
他們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不代表面對與自身有關的利益時,還能維持風度,忍住爭奪的欲望。
因利益而聚攏的組織,也會因為利益的沖突而崩裂。
等他們開始互相攻殲,呂昭會再添上幾把火,把他們徹底燒成灰燼。然后她就能在這片干干凈凈的灰燼上,放心地構建新秩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