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軍至巨野澤附近,見到了連成片的田地,綠油油的,望之令人神清氣爽,”呂昭慢條斯理地說,“找了當地人詢問,才得知原來竟是曹使君安置青州兵家眷、命其屯田之所。”
兗州士族們隱秘地互相交換眼神。
戰事一起,逃命的百姓們拖家帶口,為了生存不得不落草為寇,對抗一切要驅逐消滅他們的力量,走到哪兒搶到哪兒,一路顛沛流離,最終與曹操達成協議,在兗州安定下來。
和平時期的青州擁有將近三百萬人口,被曹操收留的黃巾軍大約有一百萬,是青州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還不算路上已經死去的,由此可見青徐二州的人口流失有多嚴重。
站在曹操的立場上,得到青州兵是一筆可以得到豐厚的、長期回報的投資。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口就是最寶貴的財富,打仗需要人,種田需要人,誰擁有的人口多,擁有的青壯年勞動力多,誰的勢力就更為強盛。
但驟然多出來的一百萬人口也不是曬曬太陽、淋淋雨就能活下去的,一百萬人口就是一百萬張吃飯的嘴,需要大量的糧食喂飽。
喂不飽的后果已經擺在眼前了黃巾起義是怎么爆發的不就是普通百姓吃不飽飯,活不下去了嗎
一下子接收這么多人,還能順利安撫他們,令他們老老實實打仗、種田,曹操的魄力可見一斑。
說起來容易,但在逐步落實的過程中,曹操還是遇到了許多困難的。
由于東漢制度的緣故,很多適合耕種的肥沃土地早在開國時期就已經有主了,還是那些普通人輕易惹不起的地方豪強。經過數百年的更迭,土地會一點點向著更有實力的家族匯聚,被他們不斷地兼并。
換句話說,如今想找一塊無主的地,難上加難。
曹操本來就不是兗州人,他能上位,有陳宮游說的功勞,有袁紹背書的功勞,還有兗州士族達成一致共同推舉的功勞這是兗州士族們的視角,他們就是這樣認為的。
至于什么自身實力和人格魅力,說實話,士族們不太在意那些玩意兒,代理人只要聽話、有一點點聰明,別蠢得像豬似的,就行了。
傲慢的人終將會付出代價,兗州士族們低估了曹操,他才不是袁紹背后兢兢業業的小弟,也不是乖巧聽話的傀儡,他是胸有丘壑,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雄主。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宮逐漸意識到了推舉曹操當兗州牧的麻煩。
軍隊中曹操重用曹氏族人與夏侯氏族人,那些都是跟他擁有親密血緣關系,剪不斷的親人;政務上曹操唯才是舉,信任的都是毛玠、戲志才、程昱等沒有雄厚家族背景的寒門。雖然也有呂虔、李乾等大豪強被曹操提拔,但整體占比太少了。
你就不能學學袁紹嗎看看他是怎么用人的
兗州士族們有時候簡直想揪著曹操的領子吵他大吼。
曹操不像袁紹一樣帶他們發財也就算,還反過來大力地從他們身上薅羊毛。
將近一百萬的黃巾軍啊把他們都妥善地安置下來,得需要多少土地
那些土地是你曹操的嗎不是你在兗州有個球那些都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寶貴財富
寶貴財富被霸道不講理的曹操占走了,他指揮青州人開墾土地,耕種糧食,等糧食收獲了,使用官方的耕牛,就跟官方六四分成官六民四,使用自家的耕牛,就跟官方五五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