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感到了一絲慰藉,跟李傕那個被他老婆無比溺愛的草包兒子相比,還是他侄子更有本領,做事也穩重。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張繡的肩膀以示鼓勵。
賈詡的第一封信很快送過來了,比起第一封單純的吹捧和回憶,第一封多了一些實質性的內容。
或許是考慮到西涼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賈詡盡可能地兼顧了言辭的婉轉和含義表達的直白,這聽上去似乎是無法同時做到的兩點,但他就是做到了張濟讀完信后直覺有深意,叫來張繡共同參詳,叔侄倆對著信紙沉思半日,終于在不耐煩想要放棄前,想明白了賈詡的意思。
賈詡是在暗示張濟,雖然呂布擺出了一副要與西涼軍開戰的架勢,但從人員安排就能看出來,商縣顯然不是他攻略的重點,否則他不會只派一個沒有名氣的小年輕來。在武關布置兵力,只是為了防備西涼軍南下,入侵他們的南陽大本營罷了。只要張濟不主動進攻,周瑜就不會反擊。
張濟認真回想了一下自己來到商縣后的經歷,發現確實是這樣。雙方只進行過數次小規模的試探交戰,然后就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閉門不出。周瑜有時會派人前來叫陣,喊話的士兵語氣中都透著股“趕緊完成任務就能下班了”的懈怠,從來不過多糾纏。張濟如此煩惱,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因為李傕總派人來譴責他為何還沒解決周瑜。
李傕該不會是心情不順,就隨便找個理由來罵我發泄吧張濟警覺地想。
打了這么多年仗還能活著的人,再傻也不會單純到哪兒去。張濟沒有全盤相信賈詡的話,他更信任的是自己的判斷,呂布勢大,可他也不能一口氣招惹三四個勢力,同時跟他們作戰。在漢中和潁川已經集結了重兵的情況下,他這里即使真打起來,相對也會輕松一些。
不久之后,張濟接連收到呂布、孫堅和呂昭都動兵的消息,他吃驚感嘆呂布如今真是了不得的同時,也更加堅信了自己這條戰線非常穩固。
至少在那三處戰場結束前,他都能睡安穩覺了。
賈詡保持了給張濟送信的習慣,頻率把握得恰到好處,不會過度殷勤,也不會太冷淡好像在培養工具人,這種聯絡感情的舉動此舉正合張濟的心意,多個朋友多條路,如今呂布混得這么好了,能搭上線是好事,萬一哪天用得著呢。
蒼茫夜色下亮著一片連綿的燈火,那是位于中牟附近的曹軍營寨。距離曹營不遠處的西南方亦有一處規模很大的營寨,正是孫堅屯兵的位置。
兩座營寨就像兩個立于平原上的巨人,正緊張地對峙著。
典韋身著浸滿血污的盔甲,手握進腰間懸掛的佩刀,率領一支精銳小隊,繞著曹操所在的中軍營帳巡邏。連日的戰爭使得所有人都疲憊不堪,他必須警覺再警覺,防止有心懷不軌之人悄悄潛入,對主帥造成傷害,動搖軍心。
行至帳門前,路過的風將簾子掀起一小條狹窄的縫隙,典韋忍不住側頭看了一眼,發現半透的錦繡屏風上映著一道若隱若現的人形。
都這么晚了,明公還沒有休息,身體怎么能受得了呢典韋擔憂地想。
如果可以,曹操也不愿意熬夜,但他實在睡不著。
自開戰以來,局勢就一直緩緩地朝著不利于他的方向傾斜,發展到現在,終于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僵局
曹操跟孫堅其實是老對手了。
孫堅還在袁術麾下效力時,曾被袁術表為豫州刺史。朝廷當然沒有承認這個官職,但那時候大家的觀念已經在逐漸轉變了,比起官方認證,更在乎實際擁有,把地盤占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后面來了正牌州牧、刺史、太守,也沒多少人會心甘情愿把位置讓出去,直接打就是了,誰的拳頭硬誰說話算數。
孫堅自詡豫州刺史,曹操和袁紹都不承認豫州可是袁紹老家,他才不樂意讓給袁術雙方為了搶地盤打得不可開交,直到后來袁術把孫堅派去攻打荊州的劉表,曹操和孫堅的斗爭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