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幻境結束的時候,姜煙還一肚子的火氣。
那么多人的悲憤看不到,眼底只有長生。
年少時的境遇,不是朱厚熜在執政后期不作為的借口。
眼前的一切再度亮起。
意外的是,姜煙看到的卻是好似許多年都不曾見過的鐵血明軍。
和她從前看到在草原上騎馬揮刀,持槍射擊的鐵甲軍隊不同,這些大明將士手中拿著的長刀與日本武士刀有幾分相似,但又有明朝長刀的影子。
還有的將士手里拿著的武器更是奇特。
手里拿著特制過的毛竹,毛竹頂端還有鐵槍頭,毛竹周圍的枝干被修理整齊,看起來有點亂糟糟的,怎么看也不像是正規武器。
“那是狼筅。”戚繼光走上前,身后還跟著俞大猷。
兩人在明朝的抗倭過程中有“俞龍戚虎”之稱。
“狼筅最初其實是反叛的礦工用的,不過他們只用毛竹,沒有做太多后續的制作。”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兩人曾一同作戰,默契還是有的。
只見戚繼光手持狼筅,對面的俞大猷特地讓人拿來了一把倭刀。
“戚老弟,你可悠著點”俞大猷哈哈一笑,讓人將自己的鎧甲都幫忙穿上,這才持倭刀率先進攻。
戚繼光卻干脆將鎧甲一脫,露出健碩的上半身。
在沿海陽光下幾乎曬成了古銅色,雙臂輕松的拿著狼筅,在俞大猷揮刀而來的時候,以狼筅阻擋不說,還不斷朝著前方突擊進攻。
狼筅的頂端是鐵槍頭,幾次直接沖擊到俞大猷頭部的頭盔上,而毛竹上的枝丫柔韌,倭刀不能很好斬斷這些枝丫,反倒是被枝丫纏住了進攻的方向。
在正式作戰的時候,狼筅的這些枝丫上還會抹上毒藥,劃破倭寇皮膚的同時,將毒藥沾上他們的傷口。
姜煙看得目瞪口呆,旁邊還有明軍在做各種訓練,以應付海上作戰。
不管是在海上還是陸地上,狼筅都是對付倭刀的有力武器。
戚繼光和俞大猷給姜煙展示狼筅的作用后,三人看著訓練的明軍,眼底都帶著希冀的光芒。
大明的軍隊,沒落太久了。
他們都在期待著一個全新的崛起。
姜煙雖然走在這兩人中間,但可以明顯感覺到俞大猷與戚繼光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
戚繼光鋒銳。
時年三十五歲的戚繼光不僅年輕,而且因為有張居正的推舉,仕途雖說不上是一片坦途,但比起大部分人也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了。
此時的戚繼光已經打過他人生中最輝煌的臺州戰役。
一戰聞名,戚家軍的名聲傳遍大明。
相較之下,六十歲的俞大猷就要波折得多。
俞大猷與戚繼光的出身相似,兩人家境都不好。
可戚繼光好歹也算得上是武將世家,俞大猷在父親去世后,只能放棄讀書,繼承百戶職位。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舉人,由百戶升為千戶。
見家鄉倭寇作亂,有心做點什么,上書按察使,卻被按察使拿住打了一頓,剝奪了千戶武職。
后來幾經輾轉,由毛伯溫引薦,才真正開始屬于他的仕途。
那時的俞大猷都已經三十九歲了。
三人站在碼頭。
比身邊兩人,姜煙還多了幾分感慨。
上一次她站在碼頭,是目送著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盡管宣德時期,寶船已不比永樂時期的威武輝煌,卻也是帶著大明國威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