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這么針對你,你就一點都不生氣”
姜煙也不知道蘇軾是怎么看出依依不舍的,但自這之后,蘇軾因為反對新法,幾乎半生都在地方徘徊,更是一貶再貶。
現代稱得上旅游勝地的地方,在幾百年前的宋朝就是窮山惡水。
第一次去杭州,也不過是因為蘇軾早有準備,自己提議才能去個好地方。
蘇軾握著書卷,單手托腮“王介甫是壞人嗎”
姜煙搖頭。
熙寧變法有不可取之處,但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好的,若是成功,或許真的可以對北宋有力挽狂瀾之效。
從科舉,到軍事。從民生,到官僚。
熙寧變法都有觸及。
為得,無非是國富民強。
只是王安石忘記了朝堂的蠅營狗茍和底層蟲豸的貪婪,他的新法從原本救世的良策,反倒成為了朝堂傾軋的工具,底層蟲豸靈活欺壓百姓的利刃。
“既如此,我為何要怨”蘇軾攤手,只在說一件最為自然的事情“正如你現在問我,是否怨王介甫一樣。因為你如今同我站在一處,自是覺得我離開京師去往杭州是苦。可你若是站在王介甫的一旁,看到的也會是新法好處,他的身不由己。”
“這世間自當有此大丈夫,行旁人所不敢行之事。如當年的希文先生,也是如今的王介甫。但也會有我這般,說旁人不敢說之語。還是如當年的希文先生。我們所求是一處,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敵人”
蘇軾輕笑,對于自己的貶謫絲毫不覺得有什么不對。
反倒是頗為期待王安石的變法會給北宋一個怎樣的不同。
當然,他也會憂慮其中不妥之處的實施又會帶來多少壞處。
在這樣的憧憬和憂慮下,蘇軾到了杭州。
“我上一次在幻境中來杭州,還是在清朝和洪升一起。再上一次,是跟著白居易。”姜煙望著還能從殘存的建筑中看到從前的痕跡。
西湖水清,白堤猶在,不見當年白樂天。
姜煙與蘇軾同游西湖,飲酒看荷花。
雖然現在還沒有后世十里荷花的美景,雷峰塔卻已經佇立在夕照山上。
姜煙在船上指著雷峰塔,給蘇軾講起了自己小時候看過的新白娘子傳奇的劇情。
蘇軾聽得津津有味,嘴后更是直接躺在船頭,脫下鞋襪將腳浸入清冷的湖水中。
望著遠處灑在湖面的粼粼波光,舉起酒杯對著雷峰塔,也對著面前的荷花“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1
姜煙也喝得有些迷醉,聽到蘇軾背詩就皺起臉,滿是痛苦表情的用筷子敲小桌“別念了必背課文又多了一首你知道嗎這還是必考題。期中考,期末考,班上小考,就沒有漏過你這句”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蘇軾樂呵呵,醉酒后臉頰上還有兩團明顯的紅暈。2
姜煙撐著腦袋仔細聽了會兒,滿意的點頭“這首沒學過”
高興完,又是一臉痛苦“沒學過的還有這么多”
待這兩人清醒,蘇軾在杭州的兩三年時間早已過去。
在任期間,蘇軾也曾治理從唐朝李密時留下的六口井的水利問題,只是不等出結果,他又被調任密州,不過三年,再調任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