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煙穿著蓑衣,褲腿被拉得高高的,卻仍舊是伸腿出去就踩了一腳黃泥。
跟著蘇軾艱難的走在徐州城門附近。
她從前還不是那么了解父母官到底是什么意思。
跟著蘇軾走的這幾年算是清楚了。
父母官,那就是什么都得做。
就連這治水,也是父母官的職責。
他們才到徐州,不久就遇見了黃河水漲,洪水直接將徐州城給包圍了。
一時間城內人心惶惶,城中富戶更是收拾家底打算逃出徐州。
“這水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沖入城內,一旦洪水入城,那城中百姓損失怎么辦”
姜煙看著上漲的洪水,在這么下去,徐州城危。
他本就是受排擠才連著轉了這么多地方也不曾回京師,如果徐州城再出事,以姜煙經歷了這么多朝代的經驗,就算不會論罪,這仕途也差不多到頭了。
盡管知道蘇軾會度過這次徐州洪水,姜煙看著身后一城百姓,再看前面穿著蓑衣的蘇軾,同樣是兩腳黃泥,鬢邊已經能看到若隱若現的銀絲。
誰也沒有姜煙可以這么直觀的意識到,蘇軾真的老了。
可他依然是當年杭州西湖上飲酒泛舟,念著“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蘇子瞻。
“我前些日子便已經派人在城外修筑了長堤,城墻也做了加固”蘇軾望著外面翻滾著仿佛在時時叫囂的洪水,語氣堅定道“吾在是,水絕不能敗城。”3
說罷,毅然回城。
姜煙扶著城墻艱難的跟在蘇軾身后,黃泥濕滑,走一步不僅要擔心滑倒,還要小心黃泥里的小石塊會不會劃傷腳。
比起姜煙的艱難,前面的蘇軾卻走得異常堅定。
安撫城內百姓后,又組織城內善水性的百姓,劃船出城在四處做小隊救援。
不僅如此,蘇軾又馬不停蹄的前去尋找徐州禁軍,要求禁軍一同抗洪。
姜煙這一路跟著,因為系統的緣故,她并沒有在洪災中遇到任何危險。倒是蘇軾那雙腳,在水里泡得不成樣子不說,還滿是傷口。
軍民一心的抗洪畫面,如果不是這些人都穿著古代的衣服,劃著小木船,姜煙幾次都要以為是在看現代抗洪。
“先生,洪水還有多久才會退”姜煙端來一杯熱茶給蘇軾,和他一起站在徐州軍民一起挖出來的大堤上看外面的洪水。
這幾十天來,蘇軾就差沒有在這大堤上搭個茅草屋了。
蘇軾端著熱茶,胡子拉碴,面容憔悴,可那雙眼睛卻帶著璀璨的喜色“快了”
的確很快。
連朝廷都揪心的洪水,在蘇軾帶領整個徐州百姓和徐州禁軍的抗洪七十余天后,洪水退去,徐州城保住了。
蘇軾站在大堤上,感受著身后徐州百姓和士兵們的歡呼,直到所有人都離開,這才不顧形象的擦著汗坐在地上,然后抱著滿是各種傷疤,泡得皮膚都快爛了的腿可憐兮兮的說“以形補形,這次沒兩個豬肘子,我是過不去了”
姜煙原本看著洪水退去和身后百姓歡呼而引起的豪氣,在兩個豬肘子面前蕩然無存
“先生啊你是文豪,是治水英雄,能不能一口氣提起來”姜煙也累得不行,她雖然沒受傷,可洪水蔓延下,整個徐州城都變得潮濕不已,兩只腳一直泡在水里,怎么可能舒服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