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坐在蘇軾旁邊,又看了眼他那兩只腳,心中也很是震動。
在徐州之前,姜煙一直覺得蘇軾是詞人,是樂天派,還是美食家。
卻從來不曾將蘇軾與治水英雄并列。
更沒有想過,一個張口是吃,閉口也是吃的大吃貨,在徐州抗洪的這七十多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卻一句抱怨也沒有。每天閉眼是抗洪,睜眼是百姓。
姜煙忍不住道“出了幻境,再請你吃烤豬蹄。”
“當真”蘇軾猛地坐直,轉身看向姜煙,滿臉胡子卻能看出他揚起的唇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還有上次,姑娘也說要請我吃好吃的,卻沒來得及。”
“一起一起”姜煙無奈,揮著手道。
結果手腕被他猛地抓住,然后兩掌拍在一起“說定了烤豬蹄”
蘇軾樂呵呵的從他那個暫時住的草棚子里找出干凈的鞋襪穿上,高興得還哼著歌兒。
姜煙呆愣愣的看著自己那只手,好半天才磨著牙說“蘇子瞻,你抱過腳的手沒洗啊”
蘇軾
茅草棚里一時間就看到兩個你追我趕的身影,前面那個還一蹦一蹦的,一手拿著鞋,一手拎著襪,口中大呼“姜姑娘,你不能因為這個,就扣了我的豬蹄兒”
姜煙“啊啊啊啊你別跑”
洪水雖然過去,可蘇軾并沒有因此懈怠。
不僅在徐州城外修筑河堤,還在徐州被毀得最嚴重的東門修筑了一座城樓。
取五行相克的土克水之意,示意工匠將城墻涂抹成黃色。
這座城樓也因此被取名為“黃樓”。
黃樓建成,恰逢重陽,蘇軾與徐州官員一同登上黃樓慶賀。
姜煙對蘇軾治水的功績知道的不多,但這也能理解。
他文采斐然,只寫過的詩詞便足夠在燦爛的華夏文明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比起這些,他為官的政績好像顯得沒那么出色。
可看著遠處的長堤,還有這座黃樓。
姜煙猛地想起在之前查資料的時候,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自公去后五百載,水流無盡恩無窮。”4
當時走馬觀花的看了一眼,并沒有記得太清楚。
直到看到眼前這一幕,才想起了那一段記載。
倒推時間,想來說的就是蘇軾了。
自他后,徐州城五百年間雖不斷有水患發生,但城內卻始終無虞。
就是因為,有這條長堤的存在。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蘇軾乘著酒興,在黃樓登高望遠,作下長詩。
姜煙正感慨萬千,就聽蘇軾突然叫自己。
“姜姑娘,你看那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