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綺桐直接回懟“這個海島剛開發,誰說它以后不能成為網紅打卡點”
杠精又說“人工開發的,哪有自然存在的美你態度這么差,這個地方我是打死都不去的。”
林綺桐“”
她忍不住私聊李瑤林,向她道歉“對不起我沖動了,給行舟島帶來了不好的影響,你們老板會不會怪你”
李瑤林笑了笑,安慰她“沒有,你懟得沒錯,不過不要因為杠精言論而毀了自己的好心情。”
她們確實沒必要為了這么少數幾條評論就壞了心情,因為正面、積極的評論還是占多數的,尤其是杠精那條國內不可能有這么漂亮的海灘成功引起了網友的厭惡,底下盡是跟他batte的。
林綺桐后來又回復了幾條評論,徹底把那杠精評論給無視了。
也有油市的網友刷到了這條視頻,他們有的轉發到了群里,有的也留下了評論
“我是油市人,沒聽說過行舟島。”
“以前好像叫氹仔島,改名了。”
“氹仔島不是吧,我有點相信熱評第一了,氹仔島那地方,鬼都不去。你們敢相信那片海域海面上浮的都是死魚還有什么白色沙灘,白色污染還差不多。以前去過一次那里露營,滿地都是屎和垃圾,都找不到地方扎營帳尤其是那廁所,一推開門,我覺得比鄉下的旱廁還惡心。”
張玫因標簽的原因,也剛好刷到這條視頻,她看到這條評論,比林綺桐還憤怒,手指噼里啪啦就打了一大串字“你是剛出來吧有多久沒接觸過社會了麻煩帶著你的眼睛去看一看,那里現在可漂亮了”
“哎,u主買水軍了吧哪來這么多腦殘粉”
張玫懟不過對方,就把自己拍過的照片和視頻發到自己的工作群、好友群和班級群里,只有得到身邊之人的認可,她的心態才能調整過來。
就是靠著油市網友的轉發和爭吵,行舟島在油市終于有了知名度。
李瑤林放下手機,內心十分感慨,果然一本正經地宣傳是不會有人看的,要想引人關注還得靠烏煙瘴氣的評論區。
用沙雕網友的話來說就是要吵架那我可不困了。
她不知道的是,這個視頻不僅引起了油市當地的網友的注意,也讓官方和新聞媒體看到了熱點。
官方在意的是她將行舟島的環境治理得這么好,一定能成為治污的正面例子。
近幾年,油市一直都在打造一個“好心油城”的城市形象品牌,積極推廣“冼夫人文化”、弘揚冼夫人的“好心精神”。
“好心”自然不是指心地善良,它是油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詮釋,不管是好人好事,文化經濟振興,還是旅游發展,都屬于“好心文化”。
環保治污自然也包括在里面。
油市的官媒每天都會通過v博、公眾號推送一些展現新農村、治污后的江河、山川的美景。
行舟島就十分符合這個主題。
至于新聞媒體,他們純粹是想去行舟島暗訪,看看行舟島是否真的改善了環境,還是說只是李瑤林放出來的噱頭。
新聞記者悄悄地前往行舟島暗訪時,文旅局聯系了李瑤林,邀請包括她在內的一批搞旅游業的企業家去參加“發展鄉村旅游”主題會議,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李瑤林心想,這個大概是小人魚沒法出面替自己去的,于是應下。
會議的時間初定七月下旬,李瑤林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準備,她讓小人魚替自己記著,提前幾天提醒她,免得她忙過頭,錯過了這個會議。
小人魚比她還忙,因為她當初的布局已初見成效,方信華果然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