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拆遷一樣。拆掉值錢的房子,卻沒有等價的回遷房作為補償時,就按拆遷款的多少給補償價值相等的土地。
至于那100公頃特殊用海則是官方劃給特別保護區的,李瑤林對該區域的開發權限同樣受到嚴格的限制。
那是否說李瑤林設保護區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實不然,從a的信息就能看出來
島嶼行舟島
島主李瑤林
面積43平方千米430公頃島陸面積220公頃海域面積210公頃
開發進度基礎設施32水庫1個、公共廁所3間、簡易碼頭、大門、電力系統、2k公路、遮陽亭、便利店、員工宿舍、招待大廳建筑群、孵化房、度假屋10間
游樂設施53級海釣場、3級白色沙灘、1級潛水基地
環保設施35禁漁區、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
經營等級3級
評級無
海神滿意度29
李瑤林依舊擁有特別保護區的5公頃海岸線沙灘及123公頃海洋使用權,只是按照特別保護區的“保護優先、適度利用”原則,將被限制開發,她還額外獲得了40公頃海洋面積補償。
好比拆遷的時候,李瑤林的房子和土地被征收了,按房子和土地的價值,她得到了等價的土地作為補償。但是由于該房子和土地的性質特殊,李瑤林依舊享有使用權,雖然不能給房子裝修改造,但住在里面還是沒問題的。
總之一句話,李瑤林賺翻了。
唯一讓李瑤林遺憾的是作為補償而新增的40公頃海域并不是她想選哪兒就選哪兒的,系統自動以行舟島為中心,將非保護區的海域均勻地囊括了40公頃進來。
打個比方,行舟島是一個足球場,而周圍的海域就是足球場旁邊的跑道。現在有40公頃地可以讓她開發,如果讓她自己選,她或許會在足球場的南邊建個籃球場;可系統沒給她選擇的機會,自動將四條跑道擴充成了八條跑道。
沒多久,李瑤林就拿到了官方更新了相關信息后的新證書,而且官方的口徑也是要給她一些補償。
李瑤林“”
也不知道該說是系統在官方那兒有人,還是官方那兒有系統的人,要不然咋這么配合和效率呢
但從系統不允許她對外透露系統存在的情況來看,大概是前者吧
特別保護區的管理工作并非行舟島負責,在成立之初,油市便成立了一個班組“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管理站”來管理保護區。
但因保護區位置的特殊性,及行舟島在這其中發揮的作用,油市官方決定跟行舟島共同開發建設,只收取門票收益的百分之五作為保護區的“經營收入”。
對此,李瑤林是沒有意見的。雖說保護區能成立是因她的開發建設、治理污染,吸引來了海龜等產卵棲息,但她從未將行舟島及海洋當成是她的私有物。
增加的海洋使用面積足以說明系統認可她的做法,而增加的2點“海神滿意度”更是說明了海神對此事也是樂見其成的。
至于被分出去的門票收益的百分之五,其實也沒有多少錢,門票從來都不是行舟島的收益大頭,以每天一萬元來說,也才只有五百元屬于保護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