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假日公司拿下390畝地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新聞與行舟島海底酒店完工不日將開放預訂的新聞是同時期報道出來的,對公眾而言,這是雙重驚喜,直接把公眾的期待值拉滿。
當然,比起產業園背后的那些利益牽扯,公眾更加關心它們所帶來的游玩體驗是否能得到提升。
對此,李瑤林在專訪中給出了答復。
目前可以明確的是,文創產業園將會作為行舟島的一部分,打造成一個免費向公眾開放的,集生產、休閑娛樂與購物于一體的園區。
哪怕有些游客因登島人數限制而無法登島,也可以到這個文創產業園來體驗行舟島的特色旅游文化。
又被問及以后開發的側重點是否在文創產業園,李瑤林回答說“我的重心還是在如何把行舟島開發經營好。但文創產業園是行舟島文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不管是行舟島,還是文創產業園,都還會有更多驚喜等待著大家挖掘,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采訪者詢問“這個驚喜是指海底酒店嗎”
“海底酒店也只是其中一個項目。我在開發經營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其實對海洋是充滿了好奇的,也有一顆探索海洋的心。
“所以,在盡可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前提之下,我也十分希望看到大家能與海洋的距離更加親近,對海洋的認知也更加清晰,從而在享受海洋帶來的饋贈同時,也要愛護海洋的環境以及抱著一顆敬畏之心。”
采訪者問“看來島主將來還會有更大的動作,方便透露一下嗎”
“事先說出來就沒有驚喜可言了。”李瑤林微微一笑。
實際是她還沒想到那么長遠去,島上的開發都靠她一個人來規劃,馬虎不得,可不得循序漸進。
結束了專訪,李瑤林接到通知說成體白海豚要生了,于是她邀請采訪者一塊兒去保護區見證這一動人的時刻。
從白海豚預產期前半個月開始,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便已經嚴陣以待,又是請白海豚保護區的專家過來坐鎮,又是準備各種應急預案,那陣仗比大熊貓產崽還大。
不過白海豚素有“海上熊貓”之稱,且這又是頭一只在行舟島海域生產的白海豚,大家自然是十分看重,生怕它出什么意外。
執法部門巡邏周圍海域的頻率變高了,就怕哪個漁民會來偷獵它,又或者被哪艘不長眼的船給撞了。
還好,在a禁漁區的作用之下,漁船誤入行舟島海域這種事都鮮有發生,更別提來偷獵了。
好不容易熬到白海豚預產期,工作人員又擔心它生產不順,或者生出來的小海豚沒有自主生存能力,所以這些天都在追蹤觀察。
這群海洋動物素來與李瑤林的關系親近,為防萬一,他們才會在白海豚臨盆之際,趕緊把她找來。
島上的游客也十分關心白海豚的生產情況,一個兩個都圍在人魚廣場,連對亞成體“皮皮”的關注度都下降了不少。
不過這會兒的“皮皮”也一改在外游蕩瘋玩的性子,焦急地繞著它正在生產的母親噓寒問暖。白海豚母親要不是在生產,只怕會煩躁地把它給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