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業園這么大的項目,僅靠梁穎的導師及其帶的那幾個碩士研究生可不夠,所以她又邀請了幾位一同在華南理工大學求學的校友加入,梁穎的導師負責文創產業園的整體區域規劃,其余設計師團隊負責各個區域的外觀與內部裝修。
雖說李瑤林的要求是新中式,但新中式也有很多種新穎的建造、裝修風格,設計師團隊要做的就是在整體風格和諧一致的情況下,盡量展現各個區域的特點。
等第一套方案出來后,自認為是外行人所以一向不怎么挑剔的李瑤林卻覺得這套設計方案有些不對勁,左思右想過后,她知道這套方案哪兒不對勁了。
她說“非常好,也很有特色,足以作為旅游景點被人打卡,但文創產業園的全稱是行舟島文化創意產業園,必須要有行舟島的風格才行呀”
行舟島的風格
行舟島上的建筑風格多種多樣,非常像島主的性格,很隨意,所以行舟島哪有一種明確的風格
設計師們有些納悶,但甲方媽媽都這么說了,他們沒道理為了證明自己的方案可行就忽略甲方的想法。
別的設計師問梁穎“你比較了解島主的喜好吧,她說的風格是哪種風格”
梁穎也有些懵,她的設計稿很少因為風格原因被島主打回,所以她也不清楚。
她就跑去找鄭軒,后者畢竟是當初提出打造文創園想法的第一人。
鄭軒說“我或許知道,我也可以告訴你,不過初版門票,你賣我一張。”
梁穎“”
她說“我上次不是賣給你一張了嗎”
行舟島初版門票已經被炒到了兩千八百元一張,很多人都想找梁穎收一張來收藏,但梁穎一直都不為所動。大家也不知道她一個人收著這么多做什么,明明紀念價值的話,一張就足夠了。
“那張我自己收著,我想再收一張送給別人。”
梁穎促狹地笑道“我能問一下,送給誰的嗎”
“一個給了我很多幫助的好人。”
梁穎嘀咕“也不知道是誰,就這么被發了好人卡。”
她左思右想,還是屈服了,用一張初版門票,換了一個問題。
鄭軒問“你覺得島主開發行舟島的理念是什么”
梁穎“錢”
鄭軒“”
雖然嘴上不愿意承認,但這個答案倒是符合三娘的形象。
梁穎笑著說“開玩笑的,我知道了,謝謝鄭主管”
她回想起第一次遇到島主,島主就跟她探討過環境與自然與人的關系,或許,那才是最接近島主的開發理念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