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進去呢”
保安見終于有自己發揮的余地,忙指著一旁的二維碼說“今天是海洋生態走廊試運營,同時為了慶賀冬至,所以門票半價。掃這里購票,今天只開放五百個名額,先到先得”
眾人一掃臥槽,原價180元,半價90元,這什么走廊這么貴的嗎
當即有人熄了去湊這個熱鬧的心思。
也有人不甘心地問保安“你們總得介紹一下這里邊都有什么吧萬一我們花樂一百塊進去,只是看一堆照片或假的東西,這不是花冤枉錢了么”
保安其實心里也嘀咕這票價太貴了,但上面就是這么定價的,他也沒辦法。
這時,林綺桐從里邊走了出來,她對著眾人微笑道“大家稍安勿躁。不是我們不想告訴大家,而是我們提前告知大家,這不就沒有驚喜了嗎這里邊的內容只有等大家親自進去看過了,才知道這個票價值不值。行舟島什么時候讓大家失望過呢”
眾人一聽,頗覺有道理。
林綺桐話鋒一轉“不過,進去里邊參觀需要遵守我們島上的規則一,不許攜帶任何有閃光燈效果的攝影設備進去;二,不許破壞里邊的設備,還有不準亂扔垃圾、不準喧嘩。
“過了今天,之后只有提前預約才能入內,而且開放預約的名額只有一千個,每個小時會放出一百個名額”
她的這些話讓大家對里邊的情況越發好奇。
一部分不差錢的游客心想,上千元的酒店都住了,還在乎這九十元嗎
他們果斷地買了票,然后把手機上交鎖在了售票處的儲物柜里。
其余幾個人見狀,也猶豫地掏了這份錢,剩下的人都打算等這部分游客出來了,打聽清楚里面的情況后再決定要不要進去。
拍攝組也想進去,林綺桐已經提前得到了李瑤林的囑咐,對導演說“里面的情況特殊,只能允許一個人進去,而且里邊不允許使用閃光燈,誰來都不能例外,還請你們遵守。”
攝影組面面相覷,最后決定由導演扛著已經關閉了閃光燈的攝影機進去拍攝。
導演跟在幾個游客的身后,穿過幾米寬的橋。雖然看不見底下,但他知道這下邊都是礁石。
眼瞧著都要走到海邊了,他們才來到“玻璃罩”前。
只見一條長長的樓梯一直斜斜向下直插入海,透過透明的玻璃隧道,他們能看到拍打在玻璃上的浪花,在太陽的映照下,海面波光粼粼,海水之下的樓梯也有折射下來的光閃耀。
先前提出“海洋生態走廊”在海底的游客有些驚訝“還真的入海了”
不過這些游客都是坐過地鐵,也逛過海洋公園的,對此倒不算太震驚。
沒有人愿意爬樓梯,所以都從扶梯下去了。
隨著扶梯的運轉,海水漸漸地沒過了他們的頭頂,他們看到了熱帶魚在上邊游動,也看到了被海水沖上來的細沙,還看到了吸附在玻璃上的海星越往下,能看到的海洋生物便越多,而且種類逐漸豐富。
他們不知道自己下到了多少米的深度,但扶梯的盡頭有提示,他們在水下十米深的海域。
而這仍不是這條走廊的終點,倒不如說,這是走廊的。
離開扶梯后,底下的廊道材料一下子就變成了透明的有機玻璃,不,應該說,幾乎所有的墻體、天花板都是透明的,底下能看到成片的海生植物,走在這上面就像走在玻璃棧道上一樣,外邊的景觀也一覽無余。
走廊的兩邊是形狀各異的珊瑚,數量之豐富,光導演認識的就不下五十種
一股電流從導演的尾椎往上躥,直沖腦門。
他開始覺得有意思了。
有游客已經被兩旁的海底景觀所迷住,而有的游客還在試圖用科學理性的思維來討論這里“這里的光線未免太好了點,海底十米能有這樣的效果嗎”
看外面就跟看魚缸一樣,就差往周圍添加一些霓虹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