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蓁這么聰明又孝順,姜王當然會忍不住炫耀。
饅頭的發酵方法過于簡單,也不是生活必需品,靠這個掙不了什么錢,所以姜王索性大方的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了諸位大臣。
那些大臣在宮里陪姜王享受完美食,回去之后,立馬就安排人來姜蓁這兒探聽精鹽的買賣。
姜蓁靠山硬,沒有人敢招惹,來的那些商人,一個個說話都非常的客氣。
可姜蓁手下沒有什么靠譜的管事,這些商人來了也是周胖幫忙接待,周胖就是個耍劍的護衛,原本就不擅長這個。
到最后,他不得不向姜蓁求助,“來的人里面,有左相的、右相的、還有幾位公子的人誰都不好得罪。”
精鹽是個倒手就能掙錢的買賣,有能耐的都想來插一腳。
姜蓁剛回宮沒多久,跟誰都沒什么交情,隨意的說道“既然大家都有來頭,那就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先給訂金,有貨了再通知取貨。”
作坊第一天的產量低,姜蓁沒打算賣,準備全帶回宮里去。
姜蓁今天一天都消磨在作坊內,沒去自己的府上,所以回王宮的路上,她就被一位文士給攔住了。
“藍河公主,在下陳冬,有一書獻于公主。”
有門客來找她自薦了
姜蓁原本斜靠在車廂里休息,聽到這個聲音,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立馬推開車門,看向那位攔路的陳冬,仔細的打量了起來。
對方長得其貌不揚,還有些干瘦,看起來更像常年勞作的老農,不像個文人。
面對這個第一位上門投效的門客,不止姜蓁激動,直播間的人也激動。
終于來人了。
先看看他有沒有真才實學,混飯的不要。
你有制精鹽的作坊,誰都知道你以后會是巨富,小心別被騙錢。
姜蓁內心激動,面上卻很淡定的向陳冬伸手“書呢,給我吧。”
一捆厚厚的竹簡,被陳冬交到了姜蓁手上,“公主,此書名為治河經,乃是我陳家兩代人的心血”
姜蓁沒急著離開,把馬車停在路邊,翻看起了竹簡。
疏堵結合,這陳冬還是有點水平在的,但以現在的生產力,想要治理大河,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和財力。
這人才可以先留著,咱們以后用。
我去這陳冬居然也是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治水確實牛掰,但他卻是在衛國發光發熱的。小阿蓁,趕緊把他留下。
第一位來投靠的門客,就是一個潛力股,足夠讓姜蓁開心了,她把竹簡合攏,剛想說點什么,陳冬就開口了。
“公主,您的封地藍河縣,雖然有鹽井之利,但常年受水患侵擾,糧食產量一直不高。若是能在縣內修筑堤壩、水渠,您封地的稅收,能翻幾倍”
忽悠人也不是這么忽悠的,姜蓁提醒道“和修建堤壩的成本比起來,那點稅收,不值一提。”
發現姜蓁稍微懂那么一點,陳冬換了個方向繼續忽悠,“公主您有制作精鹽的秘方,那點錢對您來說算什么可您要是把大河水患治好,那就是千秋萬載的功績。”
姜蓁無奈,這陳冬果然是惦記上自己的錢了。
可對方確實是個人才,姜蓁拿著竹簡說道“你先去我府上暫住,這竹簡我今晚回去先看一下,明日再與你細說。”
想要讓人才真心實意的認同自己,當個只會出錢的冤大頭可不行,回宮的路上,姜蓁就一直在仔細閱讀陳冬留下的竹簡。
等回到宮殿,羽就厚著臉皮湊上來說道“陳黑今日又給我們母女送了不少禮,我都收進庫房里了。”
陳黑服軟得倒是很快,他當初把姜蓁當成軟柿子捏,現在姜蓁拿出了精鹽,他就站不住腳了。
姜蓁原本也沒打算和陳黑計較,面對他求和的行為,也不甚在意,無所謂的說道“那禮你收就收了吧。哪怕我不說什么,他在都邑也是混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