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王冷著一張臉,試探著問道“你想做巫兒,究竟是為了什么”
姜蓁咬了咬嘴唇,極其大膽的說道“為了姜國。我覺得我可以比公孫韜他們做得更好。”
“胡鬧”姜王盛怒之下,揮手把案幾上的竹簡都推到了地上,站起身來,對姜蓁罵道“是不是我太寵著你了,讓你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都敢想。”
“這種事情,有點野心的都會想。父王你不也想讓我去宋國掌權嗎這有什么不一樣”
姜王冷笑一聲,“有什么不一樣姜國宗室自會告訴你有什么不一樣。”
姜蓁理直氣壯的說道“我還是有些才能在身上的,若是宋國在我手里變得更加強大,反過來把姜國給吞并了呢。父王你這不是資敵嗎”
“哼好大的口氣。”姜王被姜蓁的厚臉皮直接給氣笑了,說道“你之前說的話,我就當沒聽到。罰你閉門思過一個月,好好醒醒腦子,記住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父王既不想見我,還不如讓我回藍河縣。”姜蓁討價還價。
姜王一臉冷酷“你就給我在宮里老老實實的,哪兒都不許去”
教訓完姜蓁,姜王就黑著一張臉,背著手大步離開,獨留姜蓁一個人在殿內冷靜。
哎,有點沖動了,姜王好像接受不了。
都這樣了,不跟姜王說清楚,就只有等著嫁人,嫁的還是個蠢貨,擱你你樂意
我不理解,太后掌權就行,王女怎么就不行了姜王這腦子是不是沒轉過彎啊。
沒事兒,就算沒有姜王的支持。咱們在藍河縣慢慢茍,花個幾年時間,也能把王室艸翻。
剛剛父女倆還歡歡喜喜的聊天呢,轉頭姜王就給姜蓁下了閉門思過的命令,原本宮里的主子就少,他們父女這么一鬧,整個王宮的氛圍就變得有些緊張。
姜王當時把姜蓁臭罵了一頓,覺得她異想天開,但轉過頭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卻忍不住發呆,和朝臣議事的時候,也忍不住走神。
他的異樣,作為心腹的左相自然看在眼里,只能轉彎抹角的給姜蓁說好話,想讓他們父女趕緊和解。
在王宮里蹭飯的時候,左相夸道“王上這里的饅頭蒸得真好,多虧了公主,老身才能享這個口福”
“左相覺得阿蓁如何”
左相“公主人品貴重,對您又孝順,是個天下難得的好孩子。”
“阿蓁的孝心我知道。我是說能耐。”說完,姜王又補充一句“比公孫韜如何”
“公主精明強干,能力眾所周知。這次她替您巡視河道,賞罰分明,行事頗有章法。而且公主把封地也治理得很好,不僅抗住了洪水,今年還得了個大豐收,畝產有二百七八”
藍河縣今年出了個大風頭,大壩攔住了洪水,水渠提高了糧食產量,陳冬的傷還沒好透,就跑都邑來給姜蓁送好消息了,鬧騰得整個都邑都知道了藍河縣的大豐收。
姜王擺了擺手,打斷道“這事我知道,藍河縣的田沒被水淹,又修了水渠,水稻灌漿的時候不缺水,產量自然就上去了。我問的是阿蓁和公孫韜兩個人,你只說阿蓁是個什么意思。”
“公孫韜既沒有封地,又沒有涉政這無從比較。”左相沒有明著說姜蓁優秀,但他這話的意思,是個人都懂。
哪怕姜王正在生氣,他也忍不住驕傲,笑著說道“畢竟阿蓁是我的女兒,有那個天分。”
笑著笑著,姜王又笑不出來了,要不是姜蓁足夠厲害,也不會有那么大的膽子覬覦姜王的位置。
可傳位給女兒,不符合常理。姜王怕姜蓁以后做得不好,他到了地下,被祖宗戳脊梁骨。
若是傳位給侄兒,他把手一撒,就可以不用再管,哪怕侄兒平庸,也不會影響他死后的名聲,傳給女兒就不一樣了,平庸就是罪過。
特立獨行,就會受到苛責。
他自己心中糾結,拿不定主意,卻對剛關完禁閉的姜蓁說道“宋太后求娶的事,我暫時還沒答應。但下個月是宋王二十歲的加冠禮,宋太后邀請了你去觀禮,你得給我去看看。看完,你說不定就改變主意了。”
“我不去,我說了不想嫁去宋國。”姜蓁果斷拒絕。
姜王“必須去。我的話你都敢不聽了”
被逼著去相親的既視感。
阿蓁還這么小,姜王急個什么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