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神授是劉如為了獲得上位者支持,特意弄出來的。
劉如之前和姜王也聊過,哪怕不喜歡儒家的其他學說,對天命神授這點,姜王是喜歡的,但劉如沒想到,姜蓁居然這么叛逆。
劉如非常委婉的說道“太女和王上的想法,有些不一樣。”
姜蓁忍不住笑了,“我父王對法家富國強兵的理念很感興趣,對道家的無為而治也很喜歡,墨家的兼愛他也很贊同,當然,他也很喜歡儒家的天命神授。”
姜蓁這個解釋,把劉如都給干沉默了。
姜王如此博愛,儒家想獲得姜王的支持,難如登天,還不如就盯準了姜蓁這個太女,年輕有沖勁,會為了自己的想法付出實踐。
阿蓁不說,我還真沒覺得,父女倆渣得如出一轍。
這才是真正的帝王權術,什么有用就拿來用。而不是被某一學說綁架。
到了后面的某些朝代,都不是帝王把儒學當成治國工具,而是儒家把帝王給綁架了。
劉如感覺也沒憋好屁,先用天命神授來忽悠百姓和君王。說不定下一步就用天人感應去束縛君王。
被彈幕提醒了一下,姜蓁又接著補充道“你后面這段,君主施政的態度,會影響到天氣變化,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在我看來,水災旱災之類的災害,都是自然變化,與人無關。”
以后科技發達,人能影響自然,但現在嘛,人力渺小,只有被大自然磋磨的份。
“太女,春夏秋冬,日月星辰,皆依五行之性相生相克,正常情況下這天地間是不會發生災禍的,只有五行失序才會”
看著劉如已經談到五行上去了,姜蓁頭疼的嘆了口氣,制止道“劉博士,你不用費盡心思說服我。我只是提出我的建議,并沒有強逼著你做什么。若是你不愿意,你可以不刪改。”
當然,不刪的話,姜蓁就不會幫他印刷。
劉如老實的閉嘴,微笑點頭,“太女說得有理,是我的不是。我應該以大局為重,這些不太適合姜國的一部分,刪去也不影響什么。”
識時務者為俊杰,劉如還是很有眼色的嘛,那咱們就不客氣了。
孝順可以,但愚孝不行,這個得讓他改。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個也不行,不能因為對方身份尊貴,就替他掩蓋罪惡,這點還得史家的人好,記錄的都是真實的歷史。
姜蓁把劉如的書從頭翻到尾,嘴上的挑剔也沒有停過。
最開始的時候,劉如還想勸姜蓁接受,到后面,劉如就只能妥協的記錄姜蓁所說的話。
等劉如停筆,姜蓁才客氣的說道“需要改的東西有點多。您這邊沒問題吧”
太女府里的印刷作坊,之前印刷的都是姜蓁自己的東西,從來沒有替外人印過著作。她愿意替儒家的人印刷,就代表姜蓁對儒家還算和善的態度。
哪怕需要改的東西再多,劉如這個時候就只有順桿爬的份。
“沒問題,我都能改。但我要先給幾位好友去信,征得他們的同意,然后才能把書交到太女府上。太女喜歡的有些理論,是我好友提出的,不是我的東西。不過太女放心,他們肯定會同意的。”
這本新書不單單是劉如的事,是整個儒家的事。哪怕以前和劉如不對付的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鬧幺蛾子。
姜蓁友好的笑笑,“你別著急,慢慢來,現在我府上的工匠還不得空呢。”
劉如非常真誠和姜蓁道了一番謝,然后就抱著自己的書稿離開,抓緊時間回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