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印書的任務再次加重,印書作坊里的雕刻匠人,又再次擴招了一大批。
衛蟬對姜蓁稟告道“新招的這批匠人,應該比以前上手更快,大多都識字,半個月就能幫上忙。”
太女府上第一批搞雕版的匠人,都是石匠和木匠出身,全是文盲,雕出來的字,偶爾還會有錯漏。這批新的年輕人,基礎素質肉眼可見的要高得多。
“所以說嘛,只要不對匠人差別待遇,很多好人家的孩子,還是愿意去學門手藝的。”姜蓁無奈的說道“醫者和鐵匠,那是沒辦法,普通匠人,沒必要管得這么嚴。”
工匠、贅婿和商人在沒做大做強的時候,都是大家鄙夷的對象,打仗的話,他們就是第一波被征兆的炮灰,所以普通庶民都對匠籍避而遠之。
可姜蓁的新法卻對匠籍的待遇進行了調整,關鍵時刻需要他們干活,但完全不會把他們送去戰場當炮灰。要真打到自家這片地方了,所有人都得上,是不是匠籍都無所謂了。
就姜國現在這情況,她培養工匠也不容易,一打仗就死一片,那也太讓人心疼了。
姜蓁把這規定一改,匠人也變得吃香了起來,當學徒的年輕人猛增。
這場面,直播間的人喜聞樂見。
等大學里的這批小學生成長起來,咱們還可以弄個工程學院。把姜國的基礎建設搞起來。
別的先不說,第一步得先把路修好。
陳冬還等著國庫拿錢修水渠呢,他對國庫的錢,盯得比郭凡還緊。雖然他現在還在農莊給姚春幫忙,但過不了多久,他應該就要重提治水的事了。
都是大工程啊。要不把這兩個工程結合到一起算了,哪里修大壩,哪里就提前修路,方便運輸物資,否則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太大。
把這兩件事情放到一起半,這得舉國之力了吧,水泥產量跟不上的話,至少要征幾十萬民夫。就都邑這幾百米的破城墻,都用了十幾萬民夫,治水就更別說了。
修了水泥路,馬蹄的磨損怎么辦。提前把馬蹄鐵拿出來,我怕衛國扛不住胡人的揍。
怕什么,胡人不會煉鐵,他們能裝備上多少馬
在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姜蓁突然問道“大炮能轟爛水泥城墻嗎”
有的炮彈能把水泥墻轟成渣,但姜國現階段研發的大炮,最多能擊穿米厚的水泥墻,水泥內有鋼筋支撐,一時半會兒應該出不了什么問題。
以人力堆積起來的土墻,防御力也不比水泥墻弱,應該能轟個一米左右,多來幾次的,城墻可能會垮塌。
阿蓁你不會真想轟爛敵人的城墻,然后長驅直入吧。這樣霸氣是霸氣,但難度太大。咱們只要調整好大炮的準度,能對準駐軍就行。
“我只是設想了一下水泥配方泄露的情況。”姜蓁說道“一個水泥作坊的產量,不夠修路和修大壩,而且水泥和鋼筋都很重,光是運輸,就要征用很多民夫。與其如此,我還不如就地修建作坊,能節省許多人力物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征用民夫耗費的糧食數量巨大,再加上運輸途中的損耗姜蓁光是想想就心疼。
姜蓁所有的作坊,都聚集在藍河縣的工業區內,防火防盜還防賊,到現在還沒有秘方泄露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