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在日記里分享剛編的故事,真有你的阿蓁。
幸好阿蓁是拿竹簡寫日記,不是拿書,否則還真不好添改。
姜蓁不止準備在日記里這么寫,還順手讓衛蟬替她宣揚了出來。
她給大家放假可不是為了放縱自己,可是為了大家,某些人可別得了好處還罵她。
姜王只是離開都邑出去轉一轉,并不代表他對都邑徹底撒手不管了。
他的馬車剛走一個時辰不到,他就收到了都邑的來信,知道了姜蓁給大家放假的消息。
“這孩子。”姜王有些無奈的笑了笑,并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姜蓁就放假的事,已經私下跟他提過好多次了,現在姜蓁剛能自己做主,就把放假提了出來,他并不驚訝,這是姜蓁能干出來的事。
他對姜蓁有十足的信任,離開都邑就不再去想朝廷的政務,放松靠著車窗,悠閑的欣賞沿途的風景。
“這外頭,連空氣都比都邑的新鮮。”
“那邊的百姓在收割大豆,先停車,我下去看看。”
姜王把馬車停在路邊,下車體察民情。
正在地里拔豆稈的老人,衣服上還有兩塊大補丁,旁邊還有兩個沒穿衣服的三歲小孩。
護衛身上穿著甲衣,看起來就氣度不凡,剛一走近,就嚇得那兩個小孩兒哭了起來。
這護衛家里是有孩子的,知道該怎么哄小孩,果斷從荷包里拿出兩片肉干,止住了那兩個小孩的哭聲。
“郎君,使不得,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吃得這個。”老人連忙推拒。
姜王一臉隨和的說道:“不礙事,讓孩子收下吧。老丈,你今年地里的收成可好”
提起收成,老人的表情不自覺的就放松了下來,滿臉笑容的說道:“拖太女的福,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了一倍。前陣子收完麥子,交完稅,家里還能吃上兩頓白面饅頭。”
“那這豆子的收成如何”姜王繼續問道。
“拖太女的福,今年的豆子也大豐收了。”老丈的表情感激,“今年春耕的時候,縣里的農官到各鄉手把手的教,你說這莊稼能不好嗎別的不說,至少今年家里可以不用餓肚子了。”
“豐收就好,豐收就好。”姜王的表情感慨,“我之前還擔心修路和打仗,會影響到地里的收成。”
“怎么會您都沒聽說嗎太女仁慈,修路的民夫還能吃上肉。就算服完勞役,回家也不影響干活,而且有新的農具還有肥料,家里少一個壯勞力也沒什么影響。”老丈對姜蓁極其擁護,篤定的說道:“有太女在,地里明年的收成還會更好。”
姜王贊同的點了點頭,然后又開始詢問老丈家里有幾口人,日子過得怎么樣,可有什么難處。
“這日子總歸是越過越好的,今年家里不僅能填飽肚子,偶爾還能吃上蛋和肉,比去年不知道好到那里去了。”老丈的語氣滿足。
姜王對糧食的豐收有準備,畢竟各地的奏折姜王大致都看過,心里有數,但是蛋和肉卻出乎了姜王的預料,語氣的驚訝的問道:“你家都富裕到能吃上蛋和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