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里有人跟縣里的農官學,弄了個養雞場和養豬場,雞蛋易碎,不好賣,就便宜賣給鄉里人了。今年豬肉的價格也便宜了許多,咬咬牙,在重大的日子還是能吃上肉的。”說完這個,老丈又虔誠的說道:“這都是拖了太女的福。”
“太女確實為此廢了不少心思。”姜王認真的說道。
“那是自然。”
姜王問的都是些家常的東西,他問什么,老丈就答什么。
雖然姜王儀表不凡,態度又很溫和,老丈依舊不想和他多說,聊了幾句之后,就謹慎的說道:“貴人您可還有什么要問的要是沒了的話,我就要挑豆稈回家了。”
不止老丈謹慎,不遠處在地里勞作的同鄉的人,也默默的注視著這邊的情況。
“我就是隨便問問,老丈您忙您的去。”姜王隨和的一笑,走之前還讓護衛送了這位老丈一匹布。
等姜王的馬車一走遠,立刻就有同鄉特意跑過來對老丈關心道:“剛剛那貴人是怎么回事”
“不知。問了我幾句話,就賞了我一匹布。”老丈樂得喜不自勝,說道:“這匹布夠給家里每人做一件衣裳了。”
“你剛剛跟那位貴人說什么了,他賞賜這么豐厚。”同鄉的語氣羨慕。
“他就問了今年地里的收成,我也不知道他為什么要問這個。”老丈雖然不理解姜王的行為,但手里的布是實打實的好處,說話的時候樂得眉開眼笑。
姜王一路走一路問,碰到收割大豆的老丈他要問,碰到采桑的少女,他也要問。
等看到大峰郡城池的時候,姜王忍不住感慨:“這一路走來,不止這水泥路合我的心意,這路上的風景也是。”
水泥路平穩不顛簸,能得到姜王的喜愛不稀奇,就是這風景嘛,護衛長有些不太理解,只能附和道:“大峰郡的景色和都邑確實大不相同。”
姜王糾正道:“我說的是這一路上農人豐收的景象。”
他不是一位何不食肉糜的君王,他知道姜國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填不飽肚子是常事。
可為了姜國的穩定和長久治安,他只能逼著自己無視這些百姓的難處,他若是同情下面的百姓,姜國的國庫就要空,兵卒就要餓肚子,打仗的時候就會敗
縱觀歷史,姜國所有的君王都是這么治理國家的,他從不縱情享樂,負責的處理政務,自認是個任君。
但到姜蓁這里,姜王才發現原來國家還能這樣治理。
姜國該收的稅一點沒少收,但百姓依舊可以吃飽肚子,能有一副強健的身軀。
姜蓁也算不上勤勉,更說不上仁慈,動起手來的時候,從來都不見手軟,但卻能穩穩的把控住民心。
“就算阿蓁再厲害,她也是姜國的太女。”姜王坐在馬車里,忍不住大笑三聲。
等屠野來迎接姜王的時候,看到姜王臉上發自真心的快樂笑容,感動得稀里糊涂,激動得就想上前給個擁抱,卻被姜王嫌棄的避開,“你一個大老爺們,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