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都已經弄出來了,這明顯是姜蓁同意了的事情,朝廷一個反對的人都沒有,全都交口稱贊。
等姜蓁都準備發行第一版報紙了,才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父王給自己放的假是不是有點長了”
大頭不是說都隨你嗎大頭在不在都一樣吧。
重點是這個嗎重點是大頭翹班了
姜王其實沒準備在外面待那么久的,但他出去了之后,發現有姜蓁在,他完全可以做甩手掌柜。
頭兩天他心里還有點就愧疚,覺得這么做有些不太好。但到了后面,姜王就理直氣壯的覺得,反正姜蓁以后是要繼承他的位置的,早點習慣也沒什么不好。
而且姜蓁在都邑也沒虧待自己,還知道給自己放假呢。
上五天早朝就休一天,他以前可從來沒享受過。
想到這些,姜王在外面待得就更理直氣壯了,等玩夠了,才和屠野依依惜別,坐著馬車慢悠悠的回都邑。
等他走到桑澤郡的時候,第一期的學報和官報都已經印刷好,送到各郡縣去了,姜王手里也有一份姜蓁提前送來的報紙。
“反正也不急著回都邑,來都來了,我還是去桑澤郡嘉獎一下劉郡守再回去吧。”
姜王看完了官報,對劉耘也很贊賞。
明明當初就是一個普通的縣令,才能并不出眾,但在藍河縣耳濡目染,一到桑澤郡就發現了巨大的機會,把藍河縣的模式成功搬到了桑澤郡,讓桑澤郡布匹的產量大大增加,還讓桑澤郡的大量女子掙到了銀錢
就像姜蓁曾經設想的那樣,若每個縣都如藍河縣一般富裕,姜國又何愁不強。
桑澤郡給大家做了個那么好的示范,由不得姜王不期待以后。
桑澤郡內,劉耘拿著那份官報,哭得涕泗橫流,和府衙內的郡丞、郡尉等同僚哭訴道“太女她什么都知道,我當初吃的苦她都看在眼里嗚嗚嗚看到這篇文章,我心里那個滋味啊”
當初姜蓁安排他來桑澤郡的時候,已經給他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努力。
就算有藍河縣做模板,有些方法付諸實踐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就沒有一樣是簡單的,不過再苦再難,劉耘都咬著牙克服了過來。
劉耘做出了功績,所以姜蓁給了他賞賜,讓他升了官,其他的并沒有多說,但在秋月的這篇文章里,細寫了劉耘建造經營織坊的過程,他是如何力排眾議建立織坊的,他是如何說服百姓的
這片文章上寫的不僅僅是織坊從無到有的過程,還是劉耘的功績。
官報和學報都由朝廷派發,每個郡縣的官員都能看到。能登上官報,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對劉耘來說是一件極其榮耀的事情。
所以劉耘表面上是在哭訴,實際上是在炫耀瞧瞧太女對我多好多看重我
郡丞郡尉等人心里的酸氣都快溢出來了,但嘴上依舊夸道“大人品性高潔,實乃我輩楷模”
“都是為了百姓,為了姜國社稷”劉耘憂國憂民的說道“只要能讓桑澤郡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吃的那點苦算什么。”
既然是教大家做官,除了要教為官的手段,也要教官員那顆為民的心。
不管劉耘之前是怎么想的,看到這篇文章之后,他就明白,自己以后就該要為百姓著想。
姜蓁想要的官員,已經明明白白的寫在了官報上,再不明白的,就是傻子了。
“只要你們能愛惜百姓,盡忠職守,總有一天,你們也能登上官報,被太女夸獎”劉耘擦干臉上的淚,開始了苦口婆心的勸說。
劉耘是上官,其他人只敢跟著附和,“劉大人說的是”
就在府衙內的酸氣都快冒出來的時候,有個小吏就匆忙來報,“王上快到城外了,大人您快出去迎接啊。”
劉耘只覺得自己幸福得快眩暈過去了,臉色漲紅的說道“去去去,馬上就去。”
其他人也神色緊張,趕緊跟著一起出城,準備迎接姜王。
瞧著劉耘這春風得意的模樣,跟在他身后的郡丞拿著官報看了又看,忍不住悄悄對自己說道“劉大人都行,我應該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