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臣說的這個話扎到心肝了,宋王立刻閉嘴,不想說話,沉默了兩秒之后,才感嘆道,“不知道宋國什么時候才能開啟科舉。”
鄭王瞎搞的科舉已經成了大家口中的笑話,另外三國沒有誰敢輕舉妄動,都怕成為下一個笑話。
舉辦科舉考試雖然麻煩了一點,但憑各國的實
力,也不是弄不出來,最怕的是,他們舉辦了科舉,卻沒多少人參考。
一名大臣提醒道“鄭國吸取了教訓,正在推行姜國的簡化字,我國是不是也應該如此”
只有識字的人變多,基數變大,從里面挑人才會更加容易。
教孩童認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諸位大臣已經研究過,姜蓁拿出來的簡化字確實是最實用的。
新中國幾億老百姓都用這個掃盲,宋國這群官員想弄出個更厲害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現在姜國正在飛速前進之中,時間不等人,宋國也等不起。
宋王猶豫不決之間,他高薪挖來的那幾個大學科舉生,態度堅決的勸道“王上,姜國所有最新的知識,都用簡化字印刷,與其讓國內的人自學,還不如直接官方推行。”
“哪怕王上你沒說要讓大家使用姜國字,但您看看朝著的大臣,哪個不識姜國字。”
別說宋國大臣,宋王自己也會簡化字,因為它最簡單易學,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很快就能學會。
宋王最想學的,是姜國的新法,但折騰一通過后,能改變的,就只有簡化字之類的細枝末節的東西。
早就知道自己干不過國內的貴族,但路也是一步一步走的,宋王考慮了一番,還是說道“就依你們之見,以后的國內的公文,也全都換成簡化字。”
準備自己拿來用之后,他們也不再一口一個姜國字,非常默契的改口叫簡化字,努力的去除姜國帶來的影響。
但這種影響,本來就是潛移默化的,又哪是那么容易去除的,尤其是直播間里人編寫出來的課本,只要學過,就會對姜國有一個好印象。
姜國舉辦科舉的時候,那么多他國人士跑來湊熱鬧,那些課本居功甚偉。
他國學生的忠心還需要慢慢考察,但能力卻是實打實的。
姜蓁這次斬了一百多個犯官的頭,空出了很多位置,和郭凡商量了兩天,姜蓁很快就把那群實習的科舉生安排了下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這次出問題的官員,大多是都邑通往大峰郡這一段通了水泥路的周圍,鄭青云也被姜蓁安排在了仙樂縣。
交通便利,官員上任也方便,姜蓁的任命一頒發下去,大批的科舉生就帶著行李,開開心心的去就任
他們來姜國科舉,圖的就是做官。
唯一遺憾的是,他們只能從基層做起,不能留在都邑朝廷。
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機會,曾經的藍河縣縣令,如今的桑澤郡郡守劉耘,現在已經在都邑置辦好了新宅子,正在安置新家具,明年就會升調回都邑。
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從縣令做到郡守,然后回都邑朝廷的做官流程,諸位科舉生們都準備以此為目標。
眼看著科舉生被安排明白了,其他地方的官員也悄悄的松了口氣,覺得年底的考核他們應該會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