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底下的官員這么想,姜蓁和直播間的人也是這么想的。
這都已經查了四十多個縣了,剩下的有問題的縣應該已經不多了吧
有這一百多顆貪官的人頭打底,還敢貪的,都是猛人。
砍了一批官員,剩下的官員,應該能過個好年了。
雖然姜蓁對大家挺有信心的,而且備胎也用光了,但這年底考核,姜蓁依舊不準備放棄,也不準備拖延,照常進行。
姜蓁想把年終考核變成一個規矩,習慣之后,每年都要進行。
打定了主意,姜蓁立刻就安排了起來。
每個縣新生兒數量,人口減少的數量,新開的荒地數量,今年的稅收,縣內的刑事案件數量是都是年底考核的項目,查起來要花費不少時間。
有些東西就是禁不起細查,查著查著姜蓁又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為何這個縣的刑事案件這么稀少,他們縣內的百姓都乖巧聽話嗎”
資料看得多了,大家就對這些數據有了個評估,過高了或過低了,都顯得非常奇怪。
怎么可能現在的百姓這么剽悍,成年人都要服役,很多人還是從戰場上退下去的,指望他們當乖乖崽可太難了。
大概是縣里的官員擔心政績,胡亂審案子,或者不敢立案。
不管怎樣,這個數據就是有鬼,查一查就知道了。
姜蓁提筆,在名單上記錄了一個新名字,然后又繼續翻閱記錄
沒過兩分鐘,姜蓁又忍不住說道“剛剛那個縣鬧出的人命太少。怎么這個縣鬧出人命又這么多各鄉經常械斗縣令究竟是如何管理的就任由百姓胡鬧嗎”
記下來,先查,然后等縣令來都邑述職親自解釋。
看著自己記下來的三十多個名單,姜蓁抿了抿唇,“我們的備胎好像不夠用了。早知道就不放那群他國的科舉生離開的。”
不怪你,是我們高估了姜國的官員。
姜蓁嘆了口氣,說道“只能先調查著,我給陳冬寫信,讓他把另一批實習生給我送回來。”
陳冬對他們的評價不錯,出身好,卻能吃苦,可以用。
好歹是大學里出來的,再差也比那群垃圾官員強,我對他們有信心。
這群新備胎們的回歸,一下子就讓其他官員緊張了起來,但這群學生們卻無知無覺,知道能回都邑的時候,連夜收拾行李跑路。
當地的百姓很好,修路也很輕松,但他們在外面的那段日子只能叫生存,回都邑才叫生活
等這群學生回到大學,聽到那些關于他們的傳聞之后,他們自己都笑了。
“我們回來是去占他們的蘿卜坑的笑話我們剛從蘿卜坑里跑出來,又跳進去傻不傻”52g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