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群史家大佬們吃鱉,姜蓁當然高興,不僅當即寫了日記嘲笑回去了,還非常客氣的請了那幾個史家大佬來宮里面談。
奪筍啊,奪筍啊,人家都躲在家里不想出門了,非要把人家叫來。
笑死,這群大佬的臉色可不太好呢。
我真是太替他們尷尬了哈哈哈哈哈,不過我就喜歡看這種腳趾摳地的尷尬場面嘿嘿。
機會是自己創造的,平時遇不到,沒法當面出氣,但咱們可以把人拉到自己面前來開啟嘲諷啊。
幾位史家大佬以為姜蓁叫他們來,是為了耀武揚威的,全都悶聲不說話,表情淡然,盡量維持自己的尊嚴。
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各國君王居然都不是什么好人,對自家臣子居然都那么狠,姜蓁混在里面,都不顯得殘暴了。
“今日叫你們來,是想和你們商量一件事情。”姜蓁笑容溫和的夸獎道“我覺得你們之前整理的那個名單非常有用,想在官報上轉載,不知道你們愿不愿意。”
史家大佬們不知道姜蓁在打什么主意,還有一點懵,但能在官報上報道,對他們也有好處,所以他們也沒有拒絕,說道“自然是愿意的。”
“如此便好。”姜蓁順帶說道“我還想把這群人的姓名和所犯之事刻在石碑上,矗立在大學校門口,時時刻刻警醒諸位學生,莫要違反我姜國律法。”
史家大佬們的表情一言難盡,他們寫這個名單,是用來警醒姜蓁的,誰知道姜蓁轉頭拿這個名單去警醒姜國的官員。
也怪衛宋鄭齊四國君王不爭氣,他們要是有誰溫和一點,愿意包容臣子,也輪不到姜蓁驕傲膨脹。
看史家大佬們不說話,姜蓁接著提醒道“聽說四國那邊最近也不太平,許多官員都被革職砍頭,你們一定也要記好名字,做好記錄,警醒后人。”
“這是我們的職責。”史家大佬們盡量讓自己的語氣維持平靜。
姜蓁嘆氣,“我真希望他們能以我為鑒,多一點寬容之心,不要弄得國內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史家大佬們的表情都很無語,四國君王哪里是以姜蓁為鑒,他們是以姜蓁為榜樣。
他們正想開口說一些規勸的話,但姜蓁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完,就不想和他們聊了,非常快樂的趕客道“行了,你們下去吧,我這兒還有一點私事要處理。”
想說的話說完了,觀眾可以離場了嘿嘿。
什么觀眾也有話說這不重要。讓他們閉嘴趕緊走吧。
嘿嘿近距離欣賞了一下這群史官的臉色,心情忽然就好了。
在這件事情上丟了臉,矮了姜蓁一頭,史家大佬們們回家之后,就默默的低調了起來。
姜蓁找這群史官們進宮,本來也不是為了什么大事,主要就是想把當初咽下去的那口氣吐出來,但既然用犯官名單做了借口,大學那邊的石碑也順道安裝了上去。
剛進大學的旁聽生們,還沒上多長時間的課呢,學校里就多了幾個石碑。
“嘶這是死了都還要遺臭萬年啊”
“太狠了,真的太狠了。若不是史家那伙人起頭,現在各國的官員也不至于越來越難混。”
“不過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尸位素餐的官員下去了,咱們才能有機會上去,庶民想要起來,本就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