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見得”
“價格都跌成這樣了,怎么還會漲回去”
眾人雖然用的都是疑問句,但心里卻存有期待。
酒樓里的這群商賈,家里都存了大量的布匹,他們比誰都希望布匹的價格能夠漲回原樣。
說客喝了一口酒,一臉淡然的問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姜國這幾個月的官報”
“自然是看過了。”
“大家走南闖北的,時常要去姜國做買賣,怎么能不看姜國的官報”
姜國頭兩期的官報和學報還投了一點錢,但到后面就開始盈利了,除了官方的機構能免費收到報紙,其余的人想要看報,都需要花錢買。
報紙上有姜國最新的政策,不止姜國的貴族和商賈會買,他國的商人也會買來看,順道長長見識。
說客此時就對官報上的文章進行了分析,“自姜王上任以來,姜國有上千名官員被處置,這件事被史官捅出來的時候,鬧得還挺大的。”
“這事兒確實鬧得挺大的,連我都知道,咱們國內的官員好像也受了姜國的連累,那陣子死了好一批呢。”
“以前我都羨慕死那些貴族官員了,可上次去姜國,我看到一個縣令曬得黢黑,跟個老農似的,姜國的官員,還真不容易。”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說客繼續說道“姜王對姜國官員的威懾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她在最近幾期的官報里,催促各縣官員,不許囤積布匹,要把布匹賣出去,換成縣里需要的東西,或者穿到百姓的身上。姜王的政令誰敢不聽不止各縣的官員聽,姜國的貴族和商賈也不敢唱反調。”
“啊你的意思是,如今市面上的這些布匹,是姜國所有貴族原本的庫存”
“姜國的貴族這么慫,姜王一說,他們就聽”
“就姜王那樣的做事不留情面的君王,擱你你也慫。她這都處置了多少人了,誰不怕。”
“如果這次布匹大降價,是因為姜國庫存,那就說得通了。”
很好,都學會搶答了。
說客滿意的笑了笑,回道“沒錯,就是你們想的那樣姜國的庫存能有多少呢等這段時間過去,大批量的布匹被消耗,明年布匹的價格,不僅能恢復原價,說不定還能漲一波呢。”
“嘶你說得很有道理啊。”
“過去幾十上百年,布匹的價格都沒變過,哪能一下子就跌成現在這樣,我也賭明年布匹的價格會漲回來”
說客把酒杯放心,慢悠悠的說道“我建議你們,要是家中還有余錢的,不放借此機會多買一點布,靜待明年。姜國貴族怕姜王,咱們可不怕。”
姜國清庫存的理論,在姜蓁的散播下,很快就在四國商賈之間流傳開來。
說得多了,還真有膽子大的信了這一套,繼續收購姜國布匹,準備明年再搏一搏。
嘿嘿搏一搏,單車變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