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的棉花,一直處于推廣階段,國內的產量并不高,今年終于迎來大豐收,姜蓁一點都沒有賣高價撈錢的想法,她只想讓姜國的百姓冬天穿暖一點,別凍死了。
現在的人,太容易死了,必須得好好保護。
之前的火坑在冬天救了不少人,現在大批量的棉衣出現,應該能救更多人。
咱們的目標就是讓百姓吃飽穿暖,怎么就沒人信呢。
就是,四國的人跟防賊似的防我們賣棉衣,他們想得可真美,這棉衣咱們自己還不夠穿,怎么會賣給他們。
為了保障姜國百姓的需求,姜蓁今年依舊沒有解除棉花種子的禁售令,甚至棉花、棉布也在禁售的范圍之內。
禁售這招有點出乎四國貴族的預料,但他們心中的防備依舊沒有解除。
“呵呵這都是姜王的小把戲罷了,有些東西咱們都懂,越禁越貴。”
“咱們國內有絹帛也有麻,可不會稀罕姜國的棉布,任由姜國人吆喝,咱們都不會買”
去年有商賈以身犯險,不僅人頭掉了,還被抄了家,今年就沒人敢往槍口上撞了,全都老實巴交的,只做國內的生意。
沒有四國的商賈摻和,又有姜蓁的刻意控制,棉花原本還在走高的價格,也逐漸平穩了下來,在正常的范圍內浮動。
普通百姓辛苦一年,圖的也就是填飽肚子,冬天不挨凍,今年地里產出的棉花,他們自己也不樂意賣,全都在彈棉花的地方排隊,準備給家里人準備棉衣過冬。
四國貴族眼睜睜看著姜國棉布的價格平緩落下,然后趨于平穩,一點漲價的可能都沒有,一個個全都傻眼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姜王折騰了這么一通布價,不是為了棉布,還能是為了什么”
“難道還要再等下一年,布價才能回升”
“姜王總歸是有圖謀的,總不可能白白便宜了庶民吧。我見國內的庶民好多都趁此機會穿上新衣服了。”
布匹的價值維持了那么久,他們家里又囤了那么多,諸位貴族實在是不愿意相信這個殘忍的現實。
姜蓁也愿意替他們維持這個夢境,對外漏出口風道“因為推廣到位,姜國百姓今明兩年,都能大批量種上棉花。等到明年,棉花種子和棉花的禁售令,就能解除。”
這群貴族都是一群好羊,得留著羊毛給咱們慢慢薅,別一下子把人給打擊傻了。
各國的庶民身體脆弱,貴族心靈脆弱,都不太好養活的樣子,做他們的君王還真是難。
心靈脆弱的是其他四國的貴族,咱們姜國的貴族抗壓能力可強大得很,隨便阿蓁怎么揉搓,他們都能活得好。
明年解禁棉花的消息傳出去,四國貴族的心神才算是勉強穩住了。
但布價一直不回升,他們就一直放不下心來,哪怕他們家中的金銀成堆,還是忍不住會對倉庫中的布匹嘆氣。
鄭青云帶領仙樂縣的百姓,搞了個制造織機的作坊,每月盤賬的時候,就會清點賣出去的織機數量。
一個人一臺織機每天能產幾尺布,是有定數的,鄭青云清點了一下賣出的新式織機的數量,心中就有了一定的猜測,覺得這布匹的價格,應該是升不回去了。
鄭青云考慮到有他國商人來買過織機,擔心自己壞了姜蓁的大計,默默的上了個折子請罪。
“見識過新式織機的產能,四國貴族可能會猜到姜國布匹的產量”
姜蓁無所謂的批復道“有人猜到就猜到,聰明人很難上當,我忽悠的一直都是傻子。哪怕身份高貴,不讀書沒見識,照樣會被騙。騙這群人,本來就不需要費什么心思。而且就算他們發現了,又能拿我怎樣提刀來姜國砍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