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房里種得少,收獲得也少,就算朝中大臣知道這糧種高產,也沒有覺得很震撼。
但現在,他們卻被紅薯的畝產迷住了雙眼。
別看現在百姓要種很多土地,從早忙到晚不敢停歇,但由于落后的生產方式,畝產也就兩百來斤,姜蓁改善水利設施、教他們使用化肥,普及鐵質農具費勁的把姜國的畝產拉拔到了三百多斤。
就這糧食產量,足夠姜國傲視群雄了。
但紅薯的產量卻猛得過分,精耕細種之下,畝產能達到上千斤。
“我姜國百姓果真是有福之人,趕上了好時候,有紅薯在,餓肚子的人就少了。”
“按照原來的情況,我姜國想要一統天下,還不知道要積累多少年,可如今看來,年的功夫就夠。”
“好東西啊,這紅薯真是好東西。”
諸位大臣喜形于色,姜蓁卻非常的淡定,“這就是糧種的力量,有些糧種在產量上,天然就有優勢。”
姚春適時的補充道“去年年底在丹朱縣發現的稻種,我們經過培育,也雜交出了高產的稻種,等明年和后年,稻種也能推廣。紅薯雖然產量高,但水分太多,不易保存。”
“紅薯的產量高成這樣,其他的咱們就不能再挑剔了。”諸位大臣非常知足。
這產量才哪跟哪兒啊。好好的培育下去,紅薯的畝產可以達到幾千上萬斤。
育種的事情急不得,只能讓農莊慢慢來。
幸好咱們早早的就培養了像姚春這樣勤勤懇懇干活的農學生,以后只用蹲結果就行了嘿嘿。
經過農莊的栽種,今年又風調雨順獲得了大豐收,等到明年,農莊就會把紅薯分到各縣農莊,讓他們種植。
“玉米之類的農作物,只能靠種子栽種,但紅薯藤卻可以扦插。今年農莊收獲的紅薯藤我都收起來好好保存來,不知道明年還能不能用。就算舊的紅薯藤不能用,當年新發出來的紅薯藤,必然是能用的”
姚春給大家細細的講述了一下紅薯扦插種植的方法,然后說道“明年各縣都要扦插的方法種植,不用等后年,明年咱們就能迎來一次大豐收。”
“紅薯畝產一千多斤呢,一畝地的產量能抵三畝地,明年的紅薯的產量再低,那也是大豐收。”
“大豐收才好啊,等我姜國人肥馬壯,就是動手的好時機。”
姚春描繪的未來的收獲景象,把諸位大臣整得五迷三道的,嘴都沒合上過。
等隆重的介紹完紅薯,姚春又開始拉玉米出場,“紅薯的種植挑地,但玉米卻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產,而且它非常耐旱,產量同樣不低”
若只看姜國,偶爾還有個風調雨順的時候,但放眼全天下,這天災就沒斷過。
陳冬治水,減少了水災帶來的傷害,旱災同樣也能緩一緩,但雪災、蝗災之類的災害,在諸國經常發生。
今年姜國的日子還算好過,可鄭國運氣卻不是那么好,發生了雪災。
“好不容易今年君臣沒內斗,好好修路了,老天爺卻蹦出來攔路,這是不想讓鄭國的百姓過好日子啊。”碰上這樣的情況,連姜蓁都覺得是不是鄭王的運氣不好,倒霉到影響國運了。
可能這就叫,與天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
鄭王就只能跟人斗,與天斗就直接擺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