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鄭國打成了狗腦子,姜蓁都不會多管,只大肆的對外聲張鄭國承諾割城,所以姜國才會出兵的事。
因為姜蓁提前宣傳了,哪怕鄭王去世的消息傳回都邑,都邑的讀書人們也是一邊倒。
“真是不巧,鄭王怎么就沒了呢。”
“姜國如今都已經出兵了,鄭王沒了,不會賴賬吧。”
“怎么可能,兩國結盟在先,鄭王去世在后,不管是誰接任鄭王的位置,都不該毀約。”
“別說鄭國了,連宋國都默認這十座城是姜國的了,都不敢對這十座城動兵戈。”
鄭國的君侯都不是沒眼色的家伙,他們都已經招惹宋國了,哪還敢招惹姜國,對這十座城的歸屬沒有任何異議。
他們還需要姜國的兵馬牽制宋國呢。
看宋鄭雙方都沒有什么異議,姜蓁也沒有客氣,很快就準備挑選官員,去接手那十座城的管理權。
“那個鄭小白呢,還在都邑嗎問問他愿不愿意去做郡守”
“在,這段時間他一直在都邑做學問。”
鄭小白是從鄭國狼狽逃回來的,巴不得能衣錦還鄉,姜蓁派人去問他的時候,他都不敢客氣,忙不迭的就答應了。
“上一次沒發揮好,這一次,我一定要讓鄭國那蠹蟲知道什么是好官,什么叫民康物阜,什么叫國富民強”
做鄭國那塊飛地的官員,其他人或許還有顧慮,但鄭小白那是一點負擔都沒有,興致高昂,恨不得立刻回歸,強勢打臉。
去年姜國新選拔的科舉生中,也有不少鄭國人。姜國的人才儲備豐厚,隨便挑揀一下,十座城的官員就被選拔出來了。
反正是白得的城池,就算管理有難度,姜蓁也認了。
不過姜蓁是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人,接手了十座城,轉頭就分了幾座城給自家臣子做封地。
“郭凡一城,左相一城,秋月一城,姚春一城”
姜蓁就這么簡單分了分,很快就分了八座城出去。
姜蓁賞下去的封地和他國不一樣,君候只享受封地的稅收,并沒有實際控制權,官員依舊由朝廷派遣,君候只用拿錢。
但人活在世上,又不是喝風就能活,錢這東西至關重要。
姜蓁把這十座城當做封地賞賜下去,諸位大臣的重視程度立馬就不一樣了。
左相第二天就上了一道十城治理若干意見的折子。
阿蓁這主意不錯哎。好處一給下去,大家的斗志立馬就來了。
估計這幾個人昨晚一晚上都在琢磨,怎么搞掉宋國,直接把那十座城納入版圖。
要是宋國或者鄭國把這幾座城給占了,仇恨值估計能拉滿。,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