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姜國修生養息的階段,鄭國暫時也是安全的,誰能想到鄭王居然會在這樣的時機投降。
連姜蓁都以為,要兵臨城下,才能讓對方服軟,更別說朝中其他大臣。
就連姜大頭也忍不住嘀咕,“鄭國終究是不比當年,想當初,鄭國文人云集,鄭王也傲得不行,如今,嘖”
從竹紙出現的那一刻起,鄭國就開始衰敗。
這么多年過去,鄭國已經徹底沒了和姜國爭斗的資本。
甚至連投降,鄭國使者都沒有太多討價還價的勇氣,在姜蓁說出五座城的時候,使者也只能無奈的回道“王上,十五座城,真的不能再低。這是我出發之前,我王交代給我的底線。”
見姜蓁沉著臉不說話,使者趕緊說道“王上,鄭國可是有兩百多座城池的,你只需要付出十五座城的代價,不用動兵戈,就能白得,何樂而不為呢。”
“黑壯將軍替我攻下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宋國一役,憑她的軍功,也只得了五座城的封地,就算加上屠野將軍,牧將軍等人的封賞,一共也沒有超過十五座城。”姜蓁淡定的陳述事實。
“王上,您大動兵戈,終究是勞民傷財,大軍出動的糧草,抵得上十五座城五六十年的產出,這么算起來,還是不出兵更劃算。”
瞧這話說的,我們當然知道更劃算了,要不然誰有這閑工夫跟你瞎扯。
鄭王都已經主動投降,心態肯定早就已經崩了,十五座城,絕對不是他的底線,還可以再往下壓一壓。
討價還價嘛,沒有誰一開始就拿出自己底牌的。
雖然十五座城換兩百城很換算,但姜蓁還是挑剔道“我姜國實力雄厚,出兵的糧草并不會成為姜國的負擔。而且你覺得鄭國很難攻下嗎”
這話把使者都問得沉默了,宋國都那么好打,他們鄭國就更好打了,打到最后,鄭王還是會投降。
“與其把這十五城給鄭王,我還不如拿這十五座城封賞下屬,畢竟他們才是我的擁躉,賜他們封地,我不心疼。可要是給鄭王十五座城,光是想想,我都心疼得不行。”
姜蓁一邊說,一邊捂住胸口,提前心疼了起來,看得使者心里發緊。
“王上,五座城是真的不行。”
“這樣吧,八座城,不能更多了,而且這八座城不能挨在一起。”打壓完對方的氣勢之后,姜蓁才報出了自己的最終底價。
就算現在的君侯對封地沒有實際的管理權,但那么大一片封地挨在一起,也很容易出事。
姜蓁給功臣賞賜封地的時候,也格外注意此事。
相比起宋王只得到一個貧瘠小縣的結果,鄭王得到的已經是很圓滿的結果了。
可使者還是想再掙扎一下,“封地相隔太遠,不好管理,若是要把封地零散分開,那至少得十座城。”
“你多慮了,姜國的君侯,都不用去管封地,朝廷會幫他們指派官員,君侯只用拿錢就好。”姜蓁笑呵呵的回道。
看使者還想張嘴找借口,姜蓁一錘定音道“就八座城,如果鄭國不能接受,那就直接打,反正我姜國是不怕打仗的,還有那么多將軍等著軍功封侯呢。”
使者覷了一眼姜蓁的臉色,猶豫了半晌,說道“我得派人去回鄭國和王上商議。”
“行,等商議出結果了,你再來見我。”
舉國投降的事,哪能一下子就敲定呢,姜蓁有的是耐心。
看使者的微表情,八座城好像都還不是鄭王底線的樣子,商量什么的,估計就是做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