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連永安城新建的王宮,風格也很混搭,一半古典美,一半現代感十足。
雖然現在電燈、空調之類的玩意兒還沒折騰出來,可姜蓁總得為以后考慮不是,水泥房就是為以后的新設備建的。
姜蓁作為姜國臣民敬仰的對象,無論她做什么,跟風的人都有一堆。
王宮的風格混搭,其余貴族富商的宅子也跟著混搭,先把水泥房子修來住著,然后慢慢打磨精致的木質樓宇。
那群商賈忙著在坊市里賣東西,坊市那片是最先建起來的。
“還別說,水泥鋼筋建的房子雖然粗糙,但速度就是快。我從海外買來的巨木還沒陰干,這水泥房子就已經建好了。”
“你的水泥房子粗糙,那些貴族的水泥房子可不粗糙,里里外外都貼滿了潤白的瓷磚,窗戶用的都是玻璃細致著呢。”
“藍河縣作坊的瓷磚賣得好貴貴得我心頭滴血玻璃也是,我就買了幾片玻璃,心疼得嘞”
“我也只買了兩片玻璃,裝點了正廳。聽藍河縣那邊的作坊說,他們已經在用新機器了,過兩年,玻璃就會很便宜,到時候我再買來裝其他房間門。”
壟斷的錢,是最好賺的。
永安城賣地的錢歸國庫,但姜蓁在瓷磚玻璃上掙的錢,不比朝廷少。
同一個貴族,朝堂薅一遍羊毛,姜蓁還要再去薅一遍羊毛
貴族本就是最攀比的那群人,有藍河縣那些作坊源源不斷的造錢,姜蓁的私庫里的積累,比國庫還多。
姜國遷都,不只是人要搬過去,倉庫里的東西也要搬過去。
少府的人打開姜蓁的私庫,裝車離開的時候,那長長的車隊,震驚得都邑貴族的下巴都掉了。
“王上還是公主的時候,巨富之名就傳遍天下,我之前也就聽說,如今一看,名不虛傳。”
史官站在路面,默默的數著馬車的數量,嘀咕道“兩百車,兩百零一車”
數著數著,史官就湊到了同看熱鬧的幾個尚書郎身邊,問道“你們掌管的國庫,東西還沒王上的私庫多,你們都不鬧的嗎”
姜國花錢的地方可太多了,國庫有再多的錢都不夠花。
反正這天下都是姜蓁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姜蓁私庫里的錢,求一求,說不定就掏出來了。
尚書郎看向八卦的史官,神秘兮兮的說道“你怎么知道朝中大臣沒找過王上哭”
“誰啊誰啊誰啊”史官的眼神亮得像瓜田里的猹。
尚書郎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我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別人。”
“我辦事你放心,除非我死了,不然誰都別想知道。”史官賭咒發誓。
“找王上哭訴最多的就數醫丑大人,其次就是黑壯將軍”
“嘶黑壯將軍也玩這招”
“嘖沒想到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