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嫣吃了一半,有了飽腹感才停下“衛兄,依我看你別做紅薯粉面,叫牛固他們去東市賣這個算了。”
衛長君“一根十來個銅板,你買”
韓嫣有錢歸有錢,但也不是生來就腰纏萬貫。他乃庶出,長子嫡孫待遇輪不到他,小時候還不如霍去病富有。他很清楚一個銅板能買多少東西。
“這么貴”
衛長君“白面和雪白的油才能做到這么香。若是燒炭租房,一根得這么多。”伸出兩根指頭,“平陽侯府也不舍得天天吃。”之所以提平陽侯,蓋因其是萬戶口。幾代人積累,比竇嬰還富裕。
“當我沒說。”韓嫣把剩下半根吃了。完了又覺著意猶未盡。韓嫣眼巴巴看著他“做了多少”
衛長君“明天后天兩頓。你要是想吃,我可以把平時燉肉的大鐵鍋借你。”
韓嫣立刻叫家奴去他家拿鍋。說出來,韓嫣停頓一下“還拿什么啊。你家門外果樹下現成的磚灶,在你家做就是了。”不待他開口,“油、柴、面我們自己備。”
衛長君點點頭“可以。”隨后帶著韓家人回自個家教她和面。面得是發面,活好面,衛長君就叫其回去準備午飯,他家也該做午飯了。
午飯做好,衛長君隨便吃點就令女奴把案板連同面移到大門外。衛長君指點韓家女奴把面切成條狀,蓋上干凈的白布再醒一會。跟衛長君自己做的時候一樣,面快醒好了再往鍋里倒油。不過,沒用韓家的油。竇嬰夫婦得知韓嫣做油條,就叫韓嫣用他們家的油,做出來兩家對半分。
衛長君聽了忍不住點頭“這個主意好。以后你們兩家再想吃就這么做。”
竇嬰夫人出自世家,前半生從未麻煩過鄰里,很不習慣,因此感到羞愧。她于是就問衛家的鍋在哪兒買的。有了鍋以后就不用找他借了。
衛長君搖了搖頭“不知道。別人送的。夫人不必覺著麻煩,這口大鍋平均一個月用一次,我這輩子也用不壞。我們三家用的話,說句您可能不愛聽的,夠您用到去見列祖列宗的。”
竇嬰夫人很是震驚,指著大鐵鍋“這么薄可以用那么久”
衛長君點頭。
竇嬰夫人松了一口氣。
衛長君瞬間明白“您是怕突然間鍋漏了不會,不會。這口鍋很少用來炒菜,多是用來燉菜和熬油,傷害很小。若是不用,放在那兒生銹反而容易壞。”
竇嬰夫人點頭受教。竇嬰數落她“我說你想多了,你還不信。長君這么會過日子的人,這口鍋真那么稀罕,舍得隔三差五拿出來”
韓嫣不由得想起衛家的白米,衛長君從未主動說過。偏偏衛長君不懼別人說他吝嗇,時常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讓韓嫣有好幾次想問他家米多不多,都沒問出口。
“衛兄,聽到了嗎不是我一個人說你吝嗇。”
衛長君反問“勤儉節約不是美德”
韓嫣啞口無言。
竇嬰夫人忍不住笑了“小衛,是不是可以下鍋了”
衛長君一看鍋里的油,趕忙叫燒火的奴仆把木柴拿出來,讓油溫降下來。過了一會,衛長君給韓家女奴做幾個示范,然后叫她自個炸。
同一時間,幾十里外的劉徹帶著一小罐肉松抵達王太后所住的長信宮。
王太后剛午睡醒來,打算到花園里醒醒困,看到她兒子瞬間精神“什么風把皇帝吹來了”
“看母后說的。”劉徹是有幾日沒來了,也不好反駁,“兒子這不是忙嗎。”說著話把小茶罐遞過去。這茶罐不是衛長君給衛青的那幾個,比他用來裝肉松的精美,還比他的小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