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沒接“留你自個喝吧。”
“兒子知道母后不缺好茶。這不是茶。”劉徹吩咐宮女拿個湯匙過來,隨后他用小小的湯匙舀一點,輕輕遞給太后。
王太后看到金黃色的東西,脫口而出“金色茶葉”
劉徹差點把湯匙扔出去“母后先嘗嘗。”
王太后說出來就發現她眼花了,那黃色之物像草窩,又像她兒時養的小雞絨毛。基于對兒子的信任,王太后心里懷疑此物無法入口,還是放入口中。
王太后做好吃草的準備,肉香令她瞠目結舌“這是,肉做的”
劉徹送此物不是為了顯擺,只是孝順母親而已,所以也沒繞彎子“母后昨天吃的豚肉做的。”
王太后愈發震驚,拿起小茶罐,沖著亮堂的地方看了又看,全是金黃色,沒有一絲肉色“肉和面做的嗎”
“只是肉。對了,還有豬油。”劉徹沒能親眼所見,無法一一描述,“還有鹽吧。我也是聽衛青說的。”
王太后想也沒想就問“衛長君做的”
劉徹點頭“據說這么一點就得兩三斤豬瘦肉。”
王太后沒空回答,舀滿滿一湯匙,仔細品嘗,確實沒有八角、花椒或桂皮等味道。口中的肉松慢慢咽下去,王太后心生感慨“衛長君有一顆玲瓏心啊。”
劉徹心說,世俗之心還差不多。農閑的時候不看看周易,不研究研究風水或治病靈藥,凈想著吃了。
“母后,此物只能放十來天。您慢慢吃,但也別吃太慢。”劉徹不放心地補一句,“不要今天跟這個顯擺,明日給那個嘗嘗。東西市的豬肉做出來的肉松不如這個味道好。上林苑的豬是留著我們吃的。長君養的豬是留他補身體的。”
王太后點頭“哀家知道,這東西傳出去,長君就別想像如今這樣清靜了。”說著,一頓,扭臉瞪他,“你母親你還不放心長君孝敬我的,我何時給過別人昨日你幾個姊妹來看望哀家,哀家都沒敢叫膳房做白米粥。”
劉徹“藥丸”
王太后頓時無言以對。她不止把劉徹孝敬她的藥丸給了前平陽侯,后來劉徹又送來的兩粒,她也給了平陽長公主。
“那那次,人命關天,哀家也是著急。”
劉徹也不能要求母親發誓“您該慶幸那些藥丸只能治病,不能起死回生。否則病逝的就不是平陽侯了。”
衛長君的藥方做出的藥丸只是藥,以至于王太后也沒往這方面想。經劉徹這么一說,王太后后怕,“是哀家疏忽了。”
劉徹掃一眼殿內的人。眾宮女太監慌忙跪地起誓,他們會把這些事帶進棺材里。
以前東宮主人是竇太后,劉徹連東宮的螞蟻都不敢信。太皇太后去后,長信宮的人全被他調去別處,劉徹相信宮人不敢亂嚼舌根“都起來吧。母后,兒子還有些事,就不陪你了。”
太后叫住他“哀家是不是該謝謝長君那么忙還能想到哀家。”
劉徹想想衛長君連薄荷蔥姜蒜都自己種,家里什么也不缺“您算了,以后再說吧。這肉絨不好叫外人知道,你若因此賞他反而會給他招來麻煩。”
劉徹指的是游俠,太后想到細作。淮南王起事時,劉徹查出許多細作,不止淮南王安插的,但沒能全部拔除。除非東西宮大換血。他一時之間沒有這么多人可換。劉徹、王太后、衛子夫等人常來常往常住的地方沒細作,劉徹就沒繼續查。倘或有人趁機公報私仇,胡亂攀咬,指不定牽出什么事來。
王太后不如他了解衛長君,便點頭說“哀家聽你的。對了,粒粒皆辛苦,是長君跟兩個孩子說的”
宮里只有兩個小公主。劉徹不做他想“這像您兒子說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