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兒子不傻。以前是不敢說出來,或者不知如何表達。”衛家人多嘴雜,劉據一人學一句也夠他用了。
如果叫劉據一個人呆著,時間久了完全有可能變成啞巴。
劉徹不由得看霍光,他怎么沒變。
衛長君無聲地說“十三了。”不是學說話的孩子。
劉徹又轉向小口喝湯的衛伉。
衛長君“我侄子生來乖巧。您兒子是養的乖。”
養的乖的小孩進來,見他父皇和大舅還在吃,他又想嘗嘗。公孫敬聲不禁問“你還餓”
劉據搖頭“肚子不餓,嘴巴想吃。”
劉徹又差點嗆著“出去玩一會兒就不餓了。到牲口圈數數雞鴨鵝是不是都回來了。”
小劉據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仿佛在說沒人陪他嗎。
霍光一口氣喝完湯,拿著手帕擦擦嘴和手,牽著劉據出去。劉據嫌他手上黏糊,到院里就推他去廚房打熱水洗手。
牲口圈不高,霍光把他放到矮矮的墻上,劉據坐墻頭上挨個數一圈,累得吭哧吭哧回到堂屋朝他舅懷里撲。
幸好衛長君吃飽了,打算叫女奴進來收拾。
衛長君摟住他“據兒為何不找父皇”
劉徹板著臉的時候居多,不像衛長君氣質溫和,嘴角總有淡淡地笑意,叫人忍不住親近。小孩不敢說謊,當著劉徹的面,潛意識提醒他不可以說實話。小孩摟住大舅的脖子“父皇在用飯啊。”
劉徹瞥他一眼“你的嘴巴越來越會說了。快趕上你表兄了。”瞥一眼公孫敬聲。
終于騰出嘴的公孫敬聲把到嘴邊的話咽回去,小聲嘀咕“像冠軍侯還差不多。”
霍去病多話僅限跟他舅斗智斗勇的時候。平日里沒多少話。步入朝堂,衛青不止一次提醒他謹言慎行,霍去病的話就更少了。
這幾個月以來有些官吏甚至認為冠軍侯像他二舅大將軍,寡言少語。
劉徹其實并不介意兒子能言善道。帝王無需謹言慎行。比起劉據以前只知道“嗯、啊”,他更樂于見到劉據像公孫敬聲那么能嘚啵。可他忘了公孫敬聲這幾年一直在衛長君身邊,衛長君不管他,沒人約束他。劉據兩邊住,更多時候在宮里。
宮里沒人敢同劉據你來我往斗嘴,衛子夫也不是個多話的,石慶更不敢同劉據閑聊,以至于四月份,劉徹昭告天下,立嫡長子劉據為太子,劉據的話反而變少了。
劉徹送兒子到茂陵,一路上兒子沒怎么開口,劉徹奇怪,問他是不是不想去大舅家。
小劉據搖頭。劉徹又問“怎么看起來不高興以前你總會趴在窗戶邊問,到哪兒了,何時到大舅家。”
小孩正襟危坐道出太傅告訴他,他是太子,太子得穩重,不可輕狂莽撞。
登基為帝還跑出去狩獵被鄉民堵住的皇帝陛下翻個白眼,石慶亂教什么。他兒子才七歲,小小的人兒,奶里奶氣,老成持重地跟魏其侯似的也無法號令群臣。
“太傅說在外人面前。”劉徹可不希望兒子變成小老頭,“父皇是外人嗎”
小孩搖頭。
劉徹伸出手,忍得很辛苦的小孩撲到父皇懷里,擔憂地問“父皇不會告訴太傅吧”
“朕是皇帝,做什么都不需要叫他知道。你是太子,私下里做什么也不必告訴他。”劉徹捏捏兒子的小臉,還是跟以前一樣軟,“他不是太子,不知道太子該做什么,你不必聽他的。你只需要同他讀書識字便可。其他的父皇和你大舅會教你。”
小劉據乖乖點頭。
到衛家門口,他被抱下馬車就往屋里跑“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