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的歡迎有些冷漠,他的臉上沒有半點笑容,實在讓人聯想不到他在歡迎陳勁,反倒像迎接某個外星生物一樣。
“您好,謝謝。”陳勁與他握了握手。
而后陳勁就跟著他們走了機場的特別通道,這次沒有檢查,陳勁直接就跟著他們上了車,去往了修行者協會駐地。
所以陳勁原本訂好的酒店可以退房了,這大概省了陳勁千把來塊。
此地的修行者協會還是很好客的,分會會長親自在門前迎接他。
這會長的修為境界與陳勁相當,書面上相當,都是初入定氣境,當然按照今法的境界來算就是采精化氣即將步入固本培元的階段。
分會會長叫吳良坤,是個三十多歲模樣的中年人,長得頗有富態,臉上肚子上都是肉,這肉都是油膩的,身穿灰白相間的道袍,漆黑的長發直接綁成一個道髻。
只是他的手上還捏著佛珠……
“佛道雙修,佛道雙修。”分會會長吳良坤笑呵呵的解釋道。
陳勁對此只能握拳稱厲害,能夠佛道雙修。
佛門佛修行法與道門的修行法也是不同的,佛門從古印度傳來的梵門演化而成,而道門是華夏本土修行派別,兩者之間的許多修行觀念都是不同的,有時候法訣的解釋都會大有不同,關于天地自然的理解有時也是大有不同,甚至大道之爭在某些時候都會冒出來。
而這位吳良坤卻兼修兩道,不可謂不厲害,所以不能小覷天下英雄,能夠在這個末法時代修行而成的人都不是簡單之輩。
兩人又互相吹捧了幾句,什么少年英杰,老當益壯,年少有為,老漢推車,青年代表,寶刀未老……,似乎有什么了不得的東西混在了其中。
兩人都是社會人,說了幾句話后,也都清楚了對方不是只知道修行的木頭。
其實總的來說,修行者的腦袋都聰敏得很,只不過有時候閉關閉久了,信息接收太少,腦袋就會木木的,即使再聰敏,說話都會不利索,所以就會有那種跟二愣子一樣的修行者出現了,不過他們在社會中待上一段時間,接受的信息多了,可以很快適應社會上的總總蠅營狗茍,那些久經沙場的老油條都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當然,也有一些修行者真的只知道一心修行,這種修行者最麻煩也最好哄騙的,陳勁覺得自己可以把他們跟哄傻子一樣哄的在泰山繞圈跑。
陳勁跟著吳良坤一行人吃了頓營養豐富的大餐后,又與他們交流起修行經驗。
膠澳的修行者協會中的工作人員大多都來了,其中還有未曾開始修行的人,他們都是拿著錄音筆在記錄的,至于攝影機,沒人拿,在場的修行者可都沒有上鏡的想法。
這場交流會多是吳良坤與陳勁在說話,畢竟場中就數他們兩個人境界最高了。
其他人偶爾也說一下自己的見解以及修行疑惑,于是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不過,沒有人會將自己的根本修行法說出來的,他們大多拿國家推行的《普及性修行道經》來說自己想法。
修行有四要素:財侶法地。
這財就不多說了,就是修行資源,而這侶就是能夠探討交流修行經驗的人,而今是信息化時代,探討起修行經驗也是簡單不少,而且國家還組織了這么一個修行者協會,所以這交流也是簡單了不少。
陳勁在這一場交流會上也是受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