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關嫂子見溫明棠搭她話了,臉上肉眼可見的高興,她道,“你們讀過書的就是不一樣,我們子清、子正就是這個意思。”
眼下是在大榮,不是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尋常百姓自是將“老天爺”“神佛”之事掛在嘴邊的,不止是關嫂子信這個,大理寺公廚中的一眾雜役都是信的。
是以聽了關嫂子這一襲來自子清、子正的話,眾人倒是當真開始思索了起來,半晌之后,點頭對關嫂子說道:“這一想,好似是有些道理。昨日沒約到阿乙,可見是沒緣分,若合該是我們的,遲早是我們的,若不是,便是強求也無用。”
眾人的應和聽的關嫂子更是高興,得意道:“我亦覺得這話有道理,便來同大家說了!”
話音剛落,便聽一旁的溫明棠忽地笑了一聲,說道:“關嫂子果真是有福的!子清、子正真是好孩子呢!”
聽了溫明棠的夸贊,關嫂子比聽了周圍一眾雜役的夸贊更是高興。當然,令關嫂子更高興的原因是因為在她看來,溫明棠同林斐有關系,往后亦是個‘貴人’,且還有‘大儒之后’的身份,鑒于這等身份在,由此‘高看’的她,與溫明棠自己無關。可溫明棠卻并不在意。
人活于世俗之間,對身邊人,或許是更希望身邊人相中的是自己這個人,而不是種種身份背景的。可對不大熟悉的陌生人以及僅僅是點頭之交的那等,往往看人結交都是先看其落于紙面上的背景,而后才能接觸到人的。
世俗婚姻嫁娶如此,尋常途徑的交友亦是如此,往往都是從一個圈子里的朋友結交起的。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既生在俗世,便很難免俗。
更何況,林斐之于如今的她而言,確實令不少人由此為她紙面上的背景多添了一筆,不說對她另眼相待吧,至少看在林斐的面子上不敢隨意拿捏她了。
所以縱觀眼下種種,不管是世俗眼光還是其他,林斐于她確實都是‘得之我幸’之事,得了便宜難道還要賣乖?溫明棠對此很是坦然,也看得很開。即便與風花雪月無關,林斐之于如今的她而言,都確實算是遇到了‘貴人‘。
聽著面前關嫂子笨拙的恭維話語“溫師傅果然是漂亮又聰明,跟個仙女似的,難怪林少卿喜歡呢!”溫明棠笑了笑,道:“子清、子正亦是好孩子,關嫂子有福了。”
這話算是重復了一遍,雖說看關嫂子高興瞇眼的樣子,未必明白她話里真正的意思,溫明棠也不在意,畢竟自己這夸贊也不是為了哄關嫂子高興或者恭維她才說的,而是發自肺腑。
以小窺大,看兩個孩子勸諫關嫂子的話語,既知關嫂子信神佛,拿“天予不取”四個字來說事鎮住了關嫂子,又沒有拿尋常的勸誡之語來阻止關嫂子,而是提出了“一而再,再而三”嘗試的建議。如此一番再三嘗試下來,大半年都過去了,阿乙那發財門道的的事早開始了不說,指不定都鬧出大動靜來了。
這等鬧出的大動靜自是最能勸的住沖動的眾人的,比事前什么苦口婆心的“不準”勸誡都管用,畢竟時間總是檢驗結果的最好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