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受眾,都能從小說里面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而受眾群體的擴大,也讓原本漸漸消停下來的罵戰,以更激烈的方式,再度掀起。
之前那場罵戰,更多是局限在報紙上,但這篇小說,讓這件事情進入了更多青年學生的視線里。
比起許多抱陳守舊的文人,青年學生的思想無疑要更進步也更激進。
北平幾大高校聯合起來辦了一場辯論會,討論這件事情到底是對是錯。
而絕大多數青年學生都認為這件事情是正確的。
“有人覺得,姚女士的做法太偏激了。”
“也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論點姚女士應該先跟男方私下達成協議后再登報廣告而之。”
“但你們再仔細看看小說,想想姚女士當時面臨的到底是怎樣一種處境。被困在后宅的她,有什么資格平等地和男方進行協商嗎”
“也許她剛提出離婚這件事情,她和她的女兒就會被關進祠堂,被施以族法。”
“所以,在沒有資格平等協商的情況下,逃跑然后登報,尋求輿論的支持,才是最為正確、最為明智的做法”
“有時少數人必須先站出來把門踹爛,才能換來多數人擁有開窗的權力。”
辯論賽最后,一名學生領袖起身,陳述自己的觀點。
而他的這番話,也幫他們辯論隊順利拿下了這場辯論賽的最后勝利。
除了舉辦辯論賽外,這些激情澎湃的青年學生還給報紙寫文章投稿,甚至還組織著要給姚容母女捐款,擔心她們逃出葉府后生活會有困難。
陳宛聽說了這些風聲后,頗有些哭笑不得,特意在下一期報紙上刊登了一則聲明,大意是
姚容母女逃出葉府后的生活很平靜順遂,在小說最后有描寫相關內容,大家不需要為她們以后的生活而擔心。
看到這則聲明后,青年學生們不捐款了,他們改為寫讀者來信,然后將讀者來信寄到報社。
陳宛愈發哭笑不得,打算等小說連載完以后,再將收到的信一起寄去滬市。
北平那邊的讀者來信,姚容和葉鶴棲暫時看不到,但她們先看到了滬市這邊的讀者來信。
是婦女時報送來的。
足足裝滿了一個紙箱。
葉鶴棲坐在書桌前,如開盲盒般,隨機從里面抽出一封信閱讀。
信的種類五花八門。
有專門寄來罵葉鶴棲和姚容的。
這段時間,葉鶴棲的心態已經練出來了,對于罵她的,她不過一笑而過,甚至還有心思點評“罵得一點水平都沒有。”
但更多的,是在鼓舞她們。
又或者是說自己從小說里得到了鼓舞。
甚至還有一個女生寫信問葉鶴棲能不能把那些認字小故事出版成冊,她也想給她娘買一本。
這個提議,讓葉鶴棲有些心動。
她將信遞給姚容,詢問姚容的意見。
姚容想了想,道“我覺得很好啊,你可以問問陳主編或者貝主編,看看她們愿不愿意出版。”
“要是她們愿意的話,正好趁著小說熱度還在的時候印刷售賣。”
葉鶴棲摩拳擦掌,臉上帶著顯而易見的興奮之色“我覺得她們應該會樂意的。普及漢字,讓更多人學習認字,這也是她們一直想做的事情。”
而且出版對她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要是能出版,她就又多了一筆稿費進賬。
姚容笑道“那正好,我們兩的稿子都寫好了。天將文章送去報社,順便當面問問貝主編。”
這是姚容和葉鶴棲第一次到婦女時報編輯部。
有些意外又有些意料之中的是,婦女時報的工作人員,也全都是女性。
聽說了姚容和葉鶴棲的名字后,負責招待她們的工作人員熱情道“我這就去叫貝主編。”
“你們先在沙發上坐著等一會兒,要是等得無聊了,報架上掛著的那些報紙都可以隨意翻閱。”
不多時,貝漣走了出來,手中還端著兩杯剛倒好的茶水“先喝些水,你們怎么過來了,是聽說了報紙的事情嗎”
姚容和葉鶴棲對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