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與璉兒年紀更加能配合些。”史夫人解釋道“而且,日后賈家襲爵的是璉兒,王家也是考慮到這一點的,希望自己的姑娘日后能有當誥命的榮耀。而且珠兒本就是王家的外甥,已足夠親近的了,無需再結親了。”
“呵呵,王家倒是想得好,可是我看不上王家的姑娘啊”張氏毫不留情地駁斥“且不說人品如何,王家的女子都是不讀書認字的,只知在內宅里勾心斗角,全無眼界,心地不正。這樣的媳婦,我是絕不肯要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看讓賈珠娶了那王熙鳳,王氏和她,既是姑侄,又成婆媳,趣味相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那再好不過”
“至少,兩人的娘家都是同一個。若是王家敗落了,可以一起落魄共苦,王氏也不會讓王熙鳳病臥在床、病逝了,那豈不是積德的事”張氏微微笑著。
“你,你還在怪我”史夫人聲氣弱了一下“可我也是為了賈家好,最后賈家還不是璉兒襲爵這婚事也是王家提出來的,他們正在興旺的時候,賈王兩家聯合起來,力量足夠了,才能在朝堂里立足”
“老太太往日里不是時常以賈家是八公之首,威勢赫赫的國公府自傲么,怎么現在居然要靠著聯姻來巴結王子騰了”張氏嗤了一聲“也是,誰叫下面的兒女都沒個爭氣的呢”
“張氏,你,你這是連赦兒也罵上了,不敬丈夫,不孝婆母,也是你書香門第的教養”史夫人聽著這話扎心得緊,怒喝道
“賈夫人,你說我張家的教養有問題”隨著一道低沉的聲音,張老太爺緩緩地跨步進來。張氏連忙起身,攙扶著父親在空著的主座上坐下。
“寧兒是我亡妻一手教養長大的,德、言、容、工無一不好”張老太爺面色沉沉“而我亡妻,曾被皇上的原配慧昭皇后夸贊過懿德慧質,賈夫人這是覺得慧昭皇后眼光不好”
史夫人聞言頓時一滯,這話叫她如何敢接況且,原來張老太爺曾在幾個要緊地方做過官,位高權重,此刻立在那里,就有一番凜然氣勢,史夫人在他面前,想起賈家的所為,不禁心虛氣短起來。
“老親家,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著這門親事對兩家都好,那姑娘我是見過的,極美貌爽利,日后幫著璉兒打理家業,媳婦就不用操心,只管享福了。以前的事,是我一時糊涂了,那時皇上正在氣頭上,我婦道人家見識淺短,心中實在懼怕。老親家也知道當時的情形,多少人家都因此遭殃”史夫人能屈能伸,不敢和張老太爺當面對上,只得低頭賠笑道歉“但老親家,我此番是真是為了璉兒著想的,國公爺手中的勢力大多給了王子騰,賈家和王家聯合起來,對兩家都有好處”
“但這和璉兒有什么關系”張老太爺冷漠地道“璉兒要走科舉入仕之路,日后要做的也是文臣,文臣和武勛之間是涇渭分明的。王子騰在軍中勢力再大,難道他還能插手文臣的任職升遷不成若是賈夫人操心璉兒日后的前途,人脈資源,我張家還是有一些的。老夫雖然已經告老,但璉兒的舅舅還在朝中做官,張家的門生故舊也沒有死絕,總有些人念著當年老夫的人品和對他們的好處,幫扶老夫的子嗣一把”
他輕蔑地看了史夫人一眼“天下人并不都是見利忘義,涼薄無情的”
史夫人頓時臉色鐵青,張老太爺這話明顯就是沖著她來的。但心中再羞惱,她也不敢對著張老太爺發作。如今張家已經重興起來,張老太爺昔日在士林中聲名赫奕,再加上賈家的把柄還捏在張家手上呢。
“老親家,可璉兒他是賈家的嫡孫,日后要承繼賈家的,他如何能不為賈家著想”史夫人竭力勸說道“他身上流著的是賈家人的血,這血脈情分是再斷不了的再說,那王家姑娘好不好,也要璉兒自己去見一見才知道。說不定兩人見了面,就覺著不錯了呢”
“不必了”張老太爺斷然拒絕“璉兒沒空,他要準備明年的鄉試下場呢這樣的好姑娘,賈夫人還是留給你喜歡的二房孫子吧賈夫人也別想著弄些內宅的手段,讓璉兒和那王家姑娘來個不巧相遇落水什么的明日起璉兒就隨我去別院專心讀書,不考到功名,不要想娶親的事”
“就算那王家姑娘等得起,璉兒也不會娶她的我倒是給璉兒看好了一位姑娘,她的祖父與我是舊交,父親也是進士出身,現做著四品文官,還能往上升。家中人口簡單,門風正派。那姑娘自小就跟著父兄讀書,大氣舒朗,頗有才干,堪為璉兒良侶不過,那姑娘還未及笄,正好璉兒也要專心科場,婚事倒還可以等上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