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滿心感懷,悲涼地蹉嘆自己的失意和坎坷,一連多日,心情非常低落。史夫人也因著賈珠的病弱而憂心忡忡,嫡長孫賈璉雖然出息,但在張家人的挑唆之下,與賈家是離心離德,冷淡疏遠。日后即使他承襲了賈家的爵位,礙于倫理,不能不孝敬自己這個祖母和父親賈赦,但對于叔父和堂兄弟,卻是不會關照的,只怕自己一閉眼,賈璉就要逼著分家了。
她已有年歲,眼見著政兒一家的情形,還沒有人能支撐起來,以后可怎么辦啊,她還能制約賈璉多少時間呢一想到心肝寶貝的寶玉還那么小,就要被賈璉從榮國府趕出去,淪為賈家的旁支,只能依附著家族,過著清寒的生活,史夫人的心就抽痛不已。
史夫人一直就殫精竭智地為了賈寶玉盤算,想把黛玉和寶玉撮合在一起。安郡王世子日后就是降等襲爵,那也是未出五服的宗親,皇家血脈,地位比榮國府要高。黛玉身為安郡王的嫡長孫女,身份高貴,她父親再如何對賈家不冷不熱的,對自己的嫡女那還是疼愛的。如果寶玉能有這樣的岳父庇護,那一生便能平安無憂了。而且黛玉以后還會得到宗人府的冊封,領取穩定的俸祿,嫁妝也必定豐厚,自己再把歷年積累的私房留給寶玉,那寶玉的退步便不愁了。
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史夫人經常派人去接黛玉,但眼見著安郡王府不是婉言推辭,就是黛玉來賈家時,精明的嬤嬤們不離左右,她心中煩惱,便思忖著不如轉個方向入手。史夫人便經常讓賈寶玉打著去探望姑母的名義,前去安郡王府見賈敏。
賈寶玉長相出色,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嘴甜善言,對女子尤為溫柔,初見是會讓人生出好感的。賈敏平日里聽著史夫人不斷夸贊寶玉是個極貼心善良的孩子,對這個與她親近的娘家侄子也很喜歡。
三個侄子中,賈璉根本不理會她,從來不上安郡王府的門,讓她在王府眾人面前丟臉難堪;賈珠以前整日忙著讀書,后來在家中養病,與她見面也稀少。和她接觸最多的就是寶玉了,自然而然地就親近起來。
她沒有兒子,世子對她雖然尊重,但平日里和李側妃更加親密。眼見著李側妃所生的長子出落得聰明俊秀,世子很是疼愛,賈敏心中越發覺著空落落的,還夾雜著一絲惶恐。日后必是那孩子繼承王府了,縱然他不得不善待自己這個嫡母,但對黛玉,他還會疼愛維護嗎
當年之事,后來賈敏也回過神來了,她逼問了錢嬤嬤,知道了李側妃摔倒的真相。這事確實是她母親的算計,但母親那不是為了她才這么做的么,不是一心為自己著想嗎賈敏不忍心怪罪史夫人,但也明白這件事后,安郡王府必會存著心結。她膝下只有黛玉一個女兒了,怎么也要為她打算的,賈敏知道自己身體不好,此生未必能長壽,沒法長長久久地呵護著黛玉。
所以,看著倚在她身邊笑語晏晏,如同金童一般光彩奪目的寶玉,想起母親和她私下里說過的話,賈敏心中思緒起伏。
再看看吧,她垂下眼簾沉思著,等到寶玉再長大一些不,如果他真的不錯,她就努力去求世子,就算二哥的官位低了些,寶玉也未嘗不是好女婿的人選,至少彼此知根知底的,有外祖母和舅舅維護著,又是表兄妹的情分,黛玉不會受委屈。
安郡王和世子在外面忙著公事,無暇顧及內宅事務。李側妃自然也管不了賈敏,周王妃雖然覺著有些不對,但人家的侄兒關心姑母,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她可以提防著讓黛玉少去賈家,但卻不能無端阻止賈寶玉上門來,否則傳揚出去,便是安郡王府苛待世子妃,看不起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