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女兒的下落,封氏喜出望外,當即痛哭失聲。封肅聽說后,不由得動起了歪腦筋。他對女兒尚且如此刻薄寡恩,何況早就失蹤了的外孫女
那香菱能引得馮淵一見傾心,薛蟠出手爭搶,料想品貌很是出眾,那把她許配給富貴人家做妾,或者再賣出去,定然可以再得到一大筆錢吧。
封氏接了香菱回家后,還不及重溫天倫之樂,就聽到了封肅的打算。封氏如一道晴天霹靂打在頭上,難道女兒要剛出狼穴,又入火坑她苦求反抗不成,心中絕望無比,即使她能帶著女兒離開娘家,她們母女二人要如何立足封氏半生生活順坦簡單,并不是那精明能干之人,香菱更加單純膽小,生性還有些懵懂。
正當這母女棲棲遑遑之時,忽然峰回路轉,昔日里受過甄士隱恩惠的賈雨村派了管家帶著銀子和書信上門了。那管家道,賈大人如今在山東為官,一直念著甄先生的恩情舊誼,聞知了甄小姐之事,不勝蹉嘆。如今特地派了我來,為甄夫人、甄小姐處理此間難事。
那管家是個厲害人物,又有做官的主人在身后依仗,和封肅交涉起來,十分的有底氣。封肅只是外祖父,哪里有處置外孫女的權力,香菱可是甄家的女兒
封肅也自知理虧,在官職不小的賈雨村的管家面前,爭辯不過。封氏對娘家已經心灰意冷,為母則強,絕不允許讓香菱再受一回傷害。思慮良久,賈雨村此番作為,應該是出于感恩,報答到她母女的身上,自己和香菱已經淪落至此,還有什么可圖的
于是,封氏選擇和香菱離開了封家,但她們也不愿遠離江南,畢竟山東太遠,她們心中還是有些驚懼的。
那管家也不勉強,建議她們選了安徽的小城宣城落腳,此處生活安靜,民風淳樸,香菱的過往便會無人知曉,可以一筆掩過。更重要的是,此處的知府是賈雨村的同年,可以關照她們,不然,孤身母女,要立足是很難的,會遭人欺凌。
封氏覺得有禮,便帶著香菱,跟著那管家悄悄地去了宣城。那管家給她們買下了一處兩進的宅子,找了三個丫鬟婆子伺候,又給了她們一筆銀子,置辦了些田地,她們就在此地安居生活起來。此地生活便宜,母女二人再做些女紅,生活也能過得去。
歷經患難后,她們格外珍惜這安寧的生活,因此對賈雨村滿是感激。卻不知,并非是賈雨村忽然改了性子,棄惡從善了,他只是不得不為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