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波笑著岔開了這話,母女二人就不再提及此事,敘起了家常來,其樂融融。
安郡王府的正統女主人還是安郡王妃,雖然她開始交權了,李碧波對著她仍然十分恭敬,表示自己笨拙,以前未獨立掌事,要跟在婆母身邊歷練個一兩年才能順利接手,日常行事仍然以安郡王妃為尊。只是,跟在婆母身邊時,也會認真學習,恰到好處地提出些建議。
安郡王妃對李清波謙虛的態度很滿意,指點起來很盡心。她覺得兒媳做事也是很細致的,思慮周到,比如提議家中專門設立一個小廚房,請來一位擅長藥膳的廚娘,每日里給他們老夫妻準備膳食補品;比如王府可以在今年放出宮的女官中,挑選一位適合的,請到家中來教授黛玉和慧齡兩個姑娘禮儀、理家、裝扮等知識,并為她們講解些詩書,她們也漸漸長大了,日后必是為大家主母的,這些都是必須要懂得的;還有,事情多了,她們姐妹身邊伺候的人手就不足了,不如每人再增加兩個貼身大丫鬟,四個二等丫鬟,這才是金尊玉貴的王府貴女的氣派
對于這些提議,周王妃都欣然答應下來了。兩位姑娘身邊的奴婢們各有些更替,慧齡院子里一位教養嬤嬤告老回家,黛玉身邊一位二等丫鬟到了年紀,被放出去自主婚嫁了。李世子妃仁慈,不但消了她們的身契,每人還賞賜了一筆告別銀子,另外私下吩咐從自己私房拿出些綢緞布匹、首飾送給那教養嬤嬤,表示對她精心伺候慧齡的感謝。府中人都覺得這個新世子妃非常體貼人情。
賈敏死了才一年多,但她留下的痕跡就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全然抹去了。黛玉看在眼中,記在心里,越發覺得凄楚。她深覺在這王府之中,周圍都是狠心虛偽的人,趨炎附勢,她一身傲骨,不會為了博得父親和祖父母的寵愛而低頭。
但她也感到徹骨的悲涼和孤獨,這時,賈寶玉的信函便成了重要的安慰。在兩人隱秘的書信來往中,她越來越把賈寶玉視為自己的知己,心中依戀之心與日俱增。
沒多久,宮中傳出了一個消息,嘉仁帝降諭諸椒房貴戚,除二六日入宮之恩外,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之處,可啟請內廷鸞輿入其私第,略盡骨肉私情,天倫中之至性,也就是準予妃嬪們出宮省親。
頓時,外戚們都喧囂起來了,他們都琢磨起了要修建省親別墅,這關乎著宮里娘娘的顏面,也能彰顯各自家族的興旺,疏忽不得
賈家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摩拳擦掌地準備恭迎賢德嬪娘娘衣錦還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