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淞的生活一下子閑了下來。為了功名,為了在這個世界里立足,他堅持著念了許多年的書,其實也很厭倦了。他的學習能力不錯,加上前世的底子,還有不錯的運氣,總算是磕磕拌拌地走到了最后。如今,他總算可以舒一口氣了。
殿試時不用再考經義、詩賦,薛淞也不理會這些了。他只想把那些煩人的經義文章丟得遠遠的,這簡直是浪費生命。鉆研經義并沒有不對,但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人,投入多年的精力和心血,皓首窮經地沉浸其中
世界在融合,新時代的步伐在一步一步地走近,讀書人是這個社會的精華,他們本該能意氣風發地看世界,而不是被困于囚籠中
薛淞心中覺得很復雜,這一路行來,他還算很幸運的,一步都沒有耽擱。這也與他出生在薛家這大富之家有很大關系。從小到大,薛家給他了優越的學習條件,筆墨紙硯,想要的書籍應有盡有,最好的書院,優秀的老師,重金請來指點他的大儒
就這一點,他就把許多比他有天賦才華的讀書人遠遠地甩在了身后。來到這里,他才深刻地意識到,現代社會是多么的公平。他很懷念那個或許再也回不去的世界
在家中散漫了幾日,薛淞就覺得有些無聊了。他想起原書中自己可是四山五岳走遍,一邊經商,一邊觀賞山水風物,享受生活的啊,在整個紅樓書中,可找不到像這樣灑脫的人物了。
薛淞專門去問了薛老爺,宮中可派了薛家差事,為皇家搜羅海外奇珍異寶如果有,他也想跟著一起去遠行,也好開闊眼界,長些見識。
薛老爺表示,如今內務府只給薛家采買宮中飾物錦緞等物事的差事,這樣每年能很穩固地掙不少銀子。又因著有這皇商的名頭,可以用來做薛家商號的招牌,經營其他業務,得到更豐厚的利潤。為皇家搜羅海外奇珍異寶,朝廷可沒賞賜下這個恩典啊。
聽了此言,薛淞有些失望,難道薛家還沒爭取到么,看來自家這分量還不夠啊也是,京城里權貴云集,內務府眼高于頂的,薛家不過是地方上的勢力,自己離出仕可還有好幾年呢,連新貴也算不上
“不過,薛家畢竟不同于一般皇商,為父身上還有個虛銜,為朝廷收集江南一帶的消息和風議。這是先祖當年的職責,老祖宗那時的官職是紫薇舍人。但延續到為父這一輩,其實也無人在意了。若是你覺著無聊,不如去附近幾個城里逛逛吧,就當散心了。”薛老爺見狀,勸說薛淞道。
“也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今萬卷書我已經讀過了,現在要去行萬里路了”薛淞笑道,他想起了自己可以去做一件事。
薛淞準備要在江南一帶游歷,薛老爺給薛淞派了幾個家人隨行護衛伺候。他們從金陵城出發,一腳就去了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