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我自有盤算。本來他也不占理。我這幾日就修書一封給我座師,把此事詳細給說一說。皇子們龍爭虎斗的,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致大動干戈,把把柄白白地送到旁人手中”薛淞淡淡地道。
這忠義親王是秋后的螞蚱,也蹦跶不了幾年了。橫豎自己還有三年的觀政期呢,就算一時被報復針對了,落下一個剛直的名聲,日后會帶來多少好處啊這筆買賣不吃虧
做出了分家的決定,薛老爺心中感慨不已,既有些做父親的感傷,也不覺松了口氣。這樣也好,早些分開,日后還能念著些兄弟情分。真的逼著他們忍耐在一處,怕終有一日會反目成仇的了
不說薛霖回去后如何與王秀云生氣怨怪,他們夫妻兩人忐忑地等著薛老爺的決定,擔心薛老爺會偏袒薛淞。但他們知道薛淞分家后會攬下這檀香檀木棺木的責任,對著薛淞也是心虛的,兩人都不敢去與他見面探問。
十天之后,經過薛家賬房管家緊張地整理,終于把薛家的產業理得清清楚楚的了。
薛老爺選了個好日子,鄭重地請來族長和眾族老們,又喚來薛霖和薛淞兩兄弟,說出了要分家之事,請族老們做個見證。
族長不禁問道,為何薛老爺有這樣的想法,這父母還在,不該分家的,薛父還沒老朽,兩兄弟還年輕著呢,這
“族長,樹大分枝,本是常理。何況,淞兒要去參加殿試,日后都不會回到金陵城生活了。這家早些分了,兄弟倆各自生活,更加便宜些。”薛老爺不愿說出真相,這個理由也是過得去的了。京城居,大不易,薛淞拿著自己該得的產業,才能更好地在京城立足。
眾人覺得有理,于是也就不再相勸了。
薛老爺遵循著規矩,只說把薛家產業的三成分給了薛淞,那尚在起步階段的東南商號就包括在內。此外,薛府旁邊緊挨著薛家后花園的一處四進宅子給了薛淞,這本是薛老爺給自己準備的養靜之地。薛淞沒離開金陵城時,薛老爺讓他就住在那里,感覺離自己更近,心中好過些。
還有,薛家在京城里還有兩三處宅子,薛老爺挑了一處最好的給了薛淞。除此之外,還分給了薛淞不少田地,他得中進士后,能免兩千畝的田稅呢
分出的財產是五花八門,但這還不是薛家財產中的大頭,薛霖的心不禁砰砰跳動。
這時又聽著薛老爺宣布薛霖是嫡長子,依照規矩,這余下的七成都是他的。只是,他對經營生意還不太在行,因此,他愿意老驥伏櫪,暫且替他掌管著。等到他歷練成熟了,再交到他手上不遲
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