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每日里發生的事情不少,隨著各地的舉子匯集,大家四處拜座師,探消息,更是亂紛紛一片。其中有些事情雖然在大眾里不顯眼,但是在某些人群中,還是掀起了一陣波瀾。
這一天,年輕跳脫的忠順王興沖沖地來到了忠孝王府上。忠順王和忠孝王是嫡親兄弟,都是宮中淑妃所出,忠孝王排行第四,為兄長;忠順王是弟弟,排行第六。兩人素來很親近,忠順王對這個一直很照顧自己的嚴肅勤勉哥哥很是親近信服,他也知道哥哥面上淡然佛性,心中卻深埋著雄心壯志,對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是很有想法的。
“四哥,四哥,你知道么,老二可是遇上了糟心事呢,不得不硬著頭皮責罰了自己的長史呢”忠順王笑著對忠孝王道。
“哦,這是怎么回事”忠孝王頓時生出了興趣。
“四哥,你知道江南的皇商薛家吧”見忠孝王似乎有些迷茫,忠順王提醒他道“就是那和寧榮二府的賈家、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家有親的紫薇舍人薛家啊。”
“哦,是他家啊。”忠孝王神情淡淡的。這些人家都是開國武勛,但薛家在他們中地位是最低的,得到的好處恩典也最少,不需要多關注。蓋因開國之初,薛家本是普通商人,先祖有見識,自愿拿著自己的家產幫助皇帝準備軍需,保證了軍隊的后勤,因此立國后也得到恩賜。
但這后勤上功勞是沒法和軍功相提并論的,因此皇帝只賞賜了薛家先祖一個虛銜和皇商的名分,雖不顯赫尊貴,但能很穩定地賺到大量銀錢,也很實惠。
這幾家武勛們是父皇信任的,早年父皇與忠義親王親密無間,這些武勛在父皇的示意下,心照不宣地站在忠義親王身后做他的支持力量。到如今,兩者都很難分離清楚了。這些武勛對忠孝王向來態度平淡,忠義親王對這些武勛也沒有什么好感。
“是那薛家給咱們忠義王爺又獻上了什么好東西了么”忠孝王嘴角露出一絲譏諷的微笑。
“是咱們忠孝王爺問人家要東西,結果給人家回絕了,還被擠兌得不能發作,拿著王府長史當做替罪羊,責罰了一番。”
見忠孝王生出了興趣,忠順王立刻滔滔不絕地講開來了。
“四哥,薛家有兩個嫡子,如今已經給分了家。次子薛淞,別看生在皇商之家,卻是個會讀書的。三年前就在會試中榜上有名,但因生病放棄了殿試。今年再次上京來參加殿試,怎么也跑不了一個進士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