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少有的,武勛之家里,有功名的,怕只有寥寥一二人吧”忠孝王點頭道。
“嗯,寧國府的賈敬是個舉人,這科會試準備下場,但他年紀已經過了三十了。聽說那薛淞三年前也就二十出頭,如果當時不出意外,那時就成了進士了。賈敬比起他來,可是差了一大截呢那薛淞考舉人時的座師是禮部吳侍郎,據說兩人師生關系頗密,薛淞回到金陵城后,還一直保持著書信往來。此番,吳侍郎還出面維護過這個弟子”
“說起薛淞,四哥,你知道那陳芥菜鹵吧,就是那薛淞在回金陵后,親自跑去長寧寺去詳細調查記錄下來,以薛家的名義請金陵府尹上了折子,向朝廷獻上了此法,薛家也因此被封了個爵位。雖然只是個一等男爵,但薛家自此改換了門庭,也入了貴爵之列,都是薛淞的功勞。哦,對了,薛家還被允許進行東南海貿,反正朝廷只是給了了名義,惠而不費”
“看來那薛淞倒是個肯干實事的,想不到歹竹還能出好筍”忠孝王沉吟著道。他對那些勛貴子弟們向來看不上,比如那賈家的賈赦,王家的王子勝,都是淫奢無用的紈绔就這還是嫡長子,也是他們父母不積德,生出這樣糟心的東西來,嘖嘖王家的王子騰倒是個人物,有本事,偏生他只是嫡次子,王伯爺因此放逐王子勝去了金陵,以避免兄弟鬩墻,保證王家的傳承。
王伯爺是個有決斷的,這忠義親王這幾年來行事越來越不能讓人心服了,但皇家卻比不得伯爵府,處處要講大義名分。忠義親王是嫡長子,只要沒犯大過,那想要扳倒他,不是易事啊
“這薛淞和忠義親王之間發生了何事”
“薛家不是被朝廷授予了海外貿易的權力么,薛淞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去廣州創立了東南商號。機緣巧合之下,救下了一位南洋海商。那海商感激,賣了一棵千年檀香檀木給薛家商號。那可是極珍稀的好東西啊”聽到此處,連忠孝王都有些動容了。檀香檀木寸木寸金不說,那寓意也是不同的。
“誰知那王家王子勝知道了,就把這消息告訴了忠義王府長史獻媚。后來么,那長史就寫了書信,派人送到薛家,要薛家那這檀香檀木給老二打造一具精美棺木。”
“檀香檀木棺木”忠孝王悚然變色“那可是帝后和太子才有資格用的啊,老二好大的擔子這薛家是怎么處理的”這是兩難,要么是得罪了忠義親王,要么就不顧朝廷律法。不過,那些勛貴們不管律法的事還少了么
“薛家接到信后,隨即薛家就分了家,薛淞拿了三成產業自立門戶,他要了那剛剛建立起來,還不知好壞的東南商號。這次上京,他只去了姻親王家一趟。賈家那里,就只命管家把嫂子送給賈家二兒媳的禮品送去,自己沒有上門。”
“后來,他專門挑了老二去禮部辦事的那一天,提前去等候。禮部的人知道他與吳侍郎的關系,也就任他在那里了。老二出現時,他上前去拜見,表明了身份,又拿出那長史的書信來,說了那長史對薛家的威脅。言道,那長史必是狐假虎威,自己私下里做的手腳。這怎么會是殿下您的意思,殿下是受皇上親自教誨的,豈能不明白朝廷和宮里的規矩律法,把這把柄平白送到御史手中去這長史包藏禍心,妄圖陷害殿下,萬望殿下明察薛家就想揭露這長史的真面目,但只擔心千里迢迢,會被他巧言如簧地辯解過去。因此,他選擇趁著上京殿試的機會,當面向殿下揭穿此事”
“老二萬沒想到薛淞有這樣的膽子,給他來了這一出,當時就有些懵了,臉色也極不好看,據說那薛淞卻是一本正經的,誠懇地看著老二。”忠順王幸災樂禍地笑著道“此時,吳侍郎出現,了解了情況后,先是責備薛淞不顧大局,殿下公事要緊,這屬下不法之事,回頭再稟告不遲。當時你拜訪吳府時,就應該告訴我的,由我轉告殿下。這樣的屬下,被早日揭穿了,也是一樁好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殿下還要獎賞你呢”